6月3日,億和精密工業(威海)有限公司注塑生產車間里,一件件打印機注塑零件從這里走下生產線后,很快被送往惠普威海工廠。“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我們1-4月份的銷售收入同比還有所增長。”億和精密總經理黃鵬說。
作為惠普打印機的核心配套商,億和精密去年的惠普訂單量一度占到了企業總訂單的六成。2月初,為推動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山東省威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偉沒少帶隊到企業調研,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和企業一起努力,達到復工復產審核標準。
經過多年招引培育,惠普威海基地已經形成120多家配套企業、核心組件全覆蓋的完善產業鏈條,推動30多家核心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對于穩住整個產業鏈至關重要。高新區建立起“鏈長制”工作推進體系。管委主要負責人任鏈長,對應產業鏈終端的惠普公司;其他30多名相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擔任服務專員,逐一對應核心供應鏈企業構成“鏈條”。疫情期間,幫企業破解了原材料運輸、用工短缺、通關不暢等一系列“卡脖子”問題。一系列的“穩鏈”舉措,讓惠普(威海)全球激光打印機基地成為惠普在中國第一家復工復產的基地。
“高新區管委的服務真是專業又高效!”雖然最初是被惠普威海基地吸引,但在群力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家奎看來,項目盡快落地離不開當地出色的招商服務,“受疫情影響,2月25日網絡簽約后,董事長無法從臺灣來威海,高新區管委迅速幫我們租賃好廠房,并有專人靠上通過網絡連線的方式,辦理了公司注冊、銀行開戶等業務,還完成了一期廠房建設用地征收。我們4月份就開始生產,6月份將實現全部投產。”
群力科技是臺灣盈太集團在威海注冊的子公司,主營打印機模組研發及產業化、工業服務機器人,是在今年全省重點項目簽約儀式上簽約落地威海的4個項目之一。面對疫情,威海及時研判激光打印機的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提供方案,實現新項目快落地、在建項目快推進、建成項目快擴產的良好發展態勢。
為提振企業發展信心,高新區管委在拋出財政、金融、稅收、社保及政府采購等各類“政策包”的基礎上,還打出了一整套加快企業復工復產的“組合拳”:2月14日組成專門車隊分赴6市免費為區內26家企業接回員工;3月4日,與威海市商業銀行簽約,為區內30多家企業提供20億元“復工復產”專項融資;在產業園臨時協調出一個倉庫,暢通物流通道,打通復工復產的最后一環。
“下一步,在推進落地項目快速投產的基礎上,威海高新區將繼續深耕產業鏈,推動威海基地迅速形成年產A3智能復合機200萬臺、A4激光打印機1500萬臺的產業規模,打造全球技術水平最高、配套最齊全、營商成本最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千億級打印機基地。”威海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柯學民說。(來源:大眾日報彭輝鄭莉豐淑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