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6月11日電(范作言)近日,鄭州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發布的鄭州智慧交通建設情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鄭州市年末總人口1013.6萬人,汽車擁有量達到347.8萬輛。隨著人口、車輛的快速增長,交通擁擠這一“大城市病”日益顯現。
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鄭州市通過深化科技手段應用,完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借鑒上海經驗,設置試點發光人行橫道線等渠化措施優化交通組織與管理;通過建設綜合交通管理系統建立聯動機制,開展城區交通秩序整治;以“互聯網+”交通管理綜合服務系統為平臺,推動交通智能化服務改革,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交通管理服務融合,不斷提升城市交通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報告指出,目前,鄭州城市智慧交通建設正處于探索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智慧交通基礎設施設備薄弱、行業信息化覆蓋廣度和深度不足、公眾出行信息服務能力有待提高、數據潛在價值沒有得到有效挖掘等問題與制約因素。
報告建議,加快構建現代化的路網體系,推進軌道交通建設,把鄭州建成“軌道上的城市”,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布局開發;推進“城市大腦+智慧交通”建設,打造鄭州大數據資源共享平臺;聚焦公眾出行需求,推進智慧交通公眾出行服務平臺建設,提高綜合交通出行服務水平。
報告認為,應在公共交通、出租汽車、道路交通、公共汽車等領域擴大信息服務覆蓋面,依靠5G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采集車流、人流、物流等信息,優化車輛、人員、道路等交通資源配置,提供精細化、個性化的交通服務。
報告進一步建議鄭州市應聚焦打造超大城市高效能交通治理體系,將新技術、新設備與城市交通治理需求有機銜接,加強交通違法行為智慧治理;加快推動信號配時智能化,不斷提高道路路口信號控制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推進交通組織的優化和管理;智慧交通建設涉及多個行業部門、多個系統與多個應用的整合,需要強化頂層設計與規范,加強組織領導。
鄭州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三平說,隨著近年來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面對車輛的迅速增長和市民快捷、安全的交通需求,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改善人民群眾出行環境,已成為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關鍵所在。“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互聯網+交通’思維和大交通、大數據、大服務理念,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便捷出行需求。”楊三平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