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冀州市在政策創新、路徑探討上大膽嘗試,依托采暖鑄造和復合材料兩大戰略支撐產業,大力發展層次更高、技術含量更強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力促工業轉型升級。這是冀州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落實國家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新思路。
冀州的工業經過多年發展,格局已比較清晰,按照“產業集聚、企業集中、資源集約”的原則,初步形成“采暖鑄造、化工、玻璃鋼”三大戰略支撐產業和“汽車配件、醫療器械、農產品加工”三大區域優勢產業,這些支撐產業和優勢產業占據了冀州工業70%的比重。該市一班人用新觀念重新審視冀州工業,尋找振興冀州發展的龍頭產業,對采暖鑄造、復合材料兩大產業重新整合劃分,予以新定位,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并帶動原有兩大產業的發展。
采暖鑄造產業始于春風集團的鑄鐵暖氣片鑄造, 經過40多年的發展,冀州的鑄造行業在國內首屈一指,形成了以鑄造園為中心的鑄造產業聚集區,2012年,冀州市被中國鑄造協會命名為“中國短流程鑄造示范基地”。 鑄造業40年的發展和積淀,為冀州發展裝備制造業鋪就了獨具特色的現實基礎。現代園區先后引進丹麥、日本等國際一流的鑄造生產線,實現“聯熔、聯鑄”——“雙聯”生產,與河北工業大學合作,大力發展汽車、鐵路、工程機械用精密鑄件。現如今在鑄造園中,春風集團下屬鑄造公司已經成為中國一汽、北方奔馳、北京現代、上海大眾、保定長城等著名汽車企業的鑄件生產基地。“鑄造業的發展,是依賴于其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和擴展。可以說鑄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將成為裝備制造業的一部分,最基礎的那一部分。而我們的鑄造業,就是朝這個方向發展的。”冀州市工信局局長齊化斌說。目前,總投資21.8億元的冀州市汽配產業鏈科技園項目已開工建設,建設3條美國通用發動機生產總裝線和汽車輪轂生產線,發動機產能可達35萬臺,汽車輪轂達400萬只,年可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利稅11.5億元。
復合材料產業龍頭企業之一中意復合材料公司與中國鋼鐵研究院合作創新研發成功的柔性纏繞設備,是生產復合材料企業制造生產復合材料產品設備的典范,可以纏繞大型非對稱的工程用復合材料產品,成倍提高復合材料產品的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拿某一型號的風機葉片做例子。平時要30個人工作10天才能完成一片,現在使用這個設備,只用4個小時就能完成,而且保證質量。”中意公司董事長張英武說。另一龍頭企業可耐特公司生產的乙烯基樹脂整體澆鑄電解槽,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是一個在有色冶金行業內、具有世界先進技術的新型設備,它可以代替傳統水泥電解槽,而且使用壽命將延長4-6年,目前已成為國家環保部在國內有色冶金業界推廣使用的設備。
高端產業,需要高端策略。為解決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需要的能源,該市從50公里外的武邑蘇正將天然氣西氣東輸的管網接到了冀州,而通過這一管網,每年冀州可以得到近10億立方的天然氣供應。為培養輸送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和人才,該市除了跟大中院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借力創新發展之外,正在積極規劃,把冀州職教中心打造成為全國百強學校,以此培養出大量藍領階層的專業技術人才,直接為產業發展增添動力。5月25日,由冀州市承辦的中國機器人標準化工作會議舉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泰華機器人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泰華機器人重點實驗室落戶冀州揭牌,集研發生產于一體的人工智能產業基地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將成為冀州高新技術產業的新坐標。該項目總投資11億元,占地500畝,新上高端機器人生產線4條,新建庫房、成品車間、配件車間等20萬平米,主要生產教育、服務類高端機器人,年產值1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