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達成目標就要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困難,而解決困難是非常辛苦的,所以多數人的做法是降低目標要求,妥協于現實困難,這就是所謂的“識事務者為俊杰”。
拉動是精益管理思想的原則之一。拉動是主動的,是積極的;和拉動相對立的是推動,推動就是被動,就是逼迫。在推行精益項目的過程中拉動的理念很難被員工接受,大家更愿意接受推動的理念,所以生產流程中存在大量的價值積壓,工作中的等靠和推諉屢見不鮮。客戶的要求、標準的要求、目標追求等都是拉動的力量源,要達到要求就要解決困難,就要付出辛苦,所以很多人不接受拉動的理念。我發現中國人推動的理念是相當嚴重的,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多數人不喜歡嚴苛的環境。過分充裕的環境就是推動的因素,比如優惠的政策、優越的生活條件、寬松的環境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的結果就是培養了大批的“懶漢”;優越的生活條件往往產出“紈绔子弟”;備用設備和過多的中轉設施造成了員工不及時維護保養設備和過多的不合格品……,“困境激發智慧”,這是精益生產的鼻祖豐田公司的秘密!
奧巴馬在競選演講中說過“偉大從來就不是被授予的,而是應該必須贏取的”。總之,中庸的理念是有害的,在現代激烈競爭的時代,寧肯偏執和激進,寧肯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