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貿易、數字平臺、數字經濟、數字金融……當前,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今日,2020南京江北新區全球跨境貿易數字生態大會正式召開,備受期待的全球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平臺也將在新區上線啟動。
本屆大會由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主辦,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中國絲路集團承辦,南京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協辦。
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管辦主任徐韜表示,作為江北新區六大產業平臺之一,智能制造產業園以“兩城一中心”主導產業為發展主線,大力推進高端制造業項目落地。同時,園區也積極搭建智庫平臺,加速產業鏈集聚,在國家級新區與自貿區雙區聯動的新的歷史機遇下,我們希望通過絲路跨境貿易數字生態項目,對接全球坐標系,推動重點在高端制造業的大宗商品、技術、服務等國際要素產業化,推動江北新主城高質量發展。
緊抓數字化浪潮 “首創”項目落地
近日,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傳出消息,目前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已超31萬億美元,其中我國高達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且中國數字經濟增幅高達15.6%,增速領跑全球。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運用,數字經濟和貿易蓬勃發展,成為各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的亮點,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與核心動能,發展數字經濟,江北新區緊跟浪潮,勢在必行。
本屆大會端出了一道“數字大餐”——DTI全球總部將正式落戶南京江北新區。中國絲路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全球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和全球數字貿易醫療鏈D-Trade&Health也將在大會上發布并上線。
DTI(Digital Trading Infrastructure,即:數字貿易基礎設施)是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與中國絲路集團共同倡議發起的“全球領先的數字貿易基礎設施”。該項目通過“一帶一路”推進DTI國家節點生態建設,依托中國跨境貿易規模,推進DTI業務場景節點,形成“全球買、全球賣”的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
DTI為世界多邊自由、公平、誠信貿易提供一種新的途徑,促使國家間以及各國海關間互助協議落地提供第三方公正公平的信息互換、執法互助、監管互認的數字基礎設施,從而促進全球貿易數字化、可信化、便利化。
具體而言,該項目將聯合中國海關總署、各地海關、口岸和進出口商會、金融機構、貿易企業、物流企業等DTI生態合作伙伴,為全球各國家及地區的產業、城市、園區、場景等各交易節點提供DTI認證證書、生態共建相關的培訓及場景數字化的服務。
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架構,中國絲路集團還以與聯合國貿發會共同發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DTI)為支撐,構建“聯合國跨境消費者權益在線爭議解決平臺”。平臺將聯合各個領域DTI生態合作伙伴,為全球各國家及地區的各交易節點提供DTI認證證書、生態共建相關的培訓及場景數字化的服務,進一步加快DTI生態的共建步伐,全面提升江北新區核心競爭力。
“這一項目作為全國自貿區第一個聯合國創新項目,在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成功試驗后,將復制推廣到全球。”絲路集團主要負責人表示,項目會加速全球跨境貿易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借由全鏈條協作實現降本增效,促進全球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鏈接全球 打造跨境貿易生態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球貿易整體低迷,加之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等諸多不利因素疊加的影響,外貿面臨的形勢錯綜復雜,但跨境電商逆勢而上,成為推進外貿發展、穩定國際產業供應鏈的紐帶,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貿易數字化轉型趨勢越發明顯。
8月6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首票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監管代碼1210)商品順利在南京綜合保稅區(北區)通關出區,該產品由中國絲路集團江蘇絲路法華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完成交易并通關,該票包裹出區標志著自貿區南京片區與南京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實現聯動發展。
自今年6月落戶新區,中國絲路集團始終致力于在這片新興熱土上搭建一條連通全球的“信息高鐵”,為南京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通關通道,中國絲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加強新區全球資源整合,打造具有新區特色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生態模式,形成輻射全省的跨境貿易的生態圈,未來三年內,我們將把工作重心落在這一樣板工程的建設上。”
作為一個綜合性商業項目,中國絲路集團首期擬投入3億元用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全球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平臺、江北創新科技廣場絲路數字貿易創新集聚區、江北新區跨境免稅店的建設規劃及功能布局。
項目一期將以“線上平臺+數字監管+服務集成”為特征,以“新區制造+供應鏈協同+品牌出海”為核心,以“物流樞紐+人才創業+跨境金融”為支撐,利用江北新區政策優勢,共同發展多業態融合、全要素集聚的數字產業新生態。
項目二期將以南京江北海港樞紐經濟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為切入點,絲路集團與南京江北新區共同建設運營江北新區西壩樞紐港,打造自貿區多式聯運南京樣版;加快推動西壩港區“三個轉型”,即從內貿港向國際貿易數字港轉型、從單一港口功能向綜合服務功能轉型、從港口自我發展向“港城一體化”發展轉型;并在發展轉型過程中,與南京江北新區共同完成對江北新區西壩樞紐港“港、產、城”一體化發展規劃,圍繞跨境電商產業生態,提供國際化港口物流、高端制造業、優質第三方服務發展空間及相關就業機會,為新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江北市民在“家門口”享受進口商品購物體驗的美好愿望將成為現實。作為集南京首家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網購保稅、保稅展示交易、國際免稅店于一體的O2O零售展示交易中心,江北新區跨境免稅店選址弘陽廣場國際家具城A1館,將于年內完成開業并正式投入運營,為消費者帶來更加物美價廉的進口商品。
風好正揚帆 “數貿之都”強勢崛起
去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并印發了《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創新貿易綜合監管模式,探索與自貿試驗區外機場、港口、鐵路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聯動發展。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當前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江北新區積極回應,啟動“數貿之都”暨世界數字貿易競爭力指數(江北指數)研究,將以數字貿易為重點,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新區在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領域的創新突破和國際合作,積極探索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的創新發展新路徑,推動新區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新區經濟持續增長注入強勁新動能。
今年6月1日,中國絲路集團聯合國數字貿易基礎設施中國區總部落戶南京江北新區。中國絲路集團與南京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將以“全球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平臺”(一網)為載體,利用江北創新科技廣場絲路數字貿易創新集聚區(一腦)、江北新區跨境免稅店(一店)、江北新區西壩樞紐港(一港)、西壩國際樞紐新城(一城),絲路國際新基建產業園(一園),共同打造江北新區數貿之都全球跨境數字貿易樞紐港,最大限度放大自貿區改革創新溢出效應。
“我們選擇將全球總部落在江北新區,正是看中這里的開放創新環境和優質的行政審批服務,自貿區落地短短一年多,江北新區制度創新步伐非常快。”絲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落地新區后,真切感受到江北新區的“創新速度”。
在平臺支撐方面,新區擁有“兩城一中心”出海平臺、智慧云電商(含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共2個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1個省級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海外倉試點。同時圍繞數字金融打造揚子江數字金融平臺、安元產融數字平臺等,有力以數字技術賦能對外貿易。
一組數據表明,2019年,江北新區實現數字服務進出口1.53億美元,同比增長8.2%。數字服務進出口與2015年相比凈增1.18億美元,增長勢頭良好。目前,新區已經重點在集成電路設計、大數據應用、生物醫藥研發、跨境電商等領域引進培育一批數字貿易龍頭企業。成立五年來,南京江北新區綜合實力在國家級新區中已上升至第6位。
錨定新航線,江北新區破浪前行,目標到2022年,新區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綜合實力位于全省全市前列,數字技術創新實力明顯增強,初步形成平臺經濟、產業互聯網,價值互聯網,開源社區等生態體系,集聚相關企業1000余家,增加產值2500億,推進江北新區數字貿易集聚區建設,進而助推中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 南京日報 夏思宇 耿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