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經濟遭遇新常態,經濟結構正在進行大型。工程機械行業在經歷了四年的低位運行后,隨著國家相關的各項政策出臺、工程機械企業紛紛尋求出路爭相進軍后市場藍海、積極推進互聯網+,整個行業看到了新的希望。未來幾年必將是產業型的關鍵時期,還未規范的工程機械后市場也即將變革。我們應該以工程機械為引擎,帶動整個行業轉型。
工程機械現狀
在國外,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通過形式銷的工程機械占當地市場的65%,已經成為最主要的銷途徑。工程機械設備的消費額占到了整個工程機械市場需求的80%,且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營業額相當于總產值的四分之一。
而我國的工程機械市場,每年營業額僅為150億元~200億元,不到國內工程機械設備總產值的10%。整個工程機械市場有40%~50%被用于,少數設備能夠達到70%,市場潛力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我國的工程機械企業已超過11500家,但大型的、專業從事工程機械的公司卻不足百家,大部分的機械掌握在 小公司及個人手里,從而出現價格體系混亂、信用缺失、惡性競爭、以及配套不完善的問題。
眾多企業看好市場的,但如何讓規范化從而更好的開拓市場,這是我們亟需考慮的問題。
為什么能帶動型?我國工程機械市 場存在上述諸多問題,帶動整個行業的型。尤其目前我們的工程機械業務是缺乏配套的,大部分公司和個人都是提供實物,在期間,機械設 備發生故障時,會帶來較大的損失。從而由工程機械帶動了配套,即后市場板塊,我們需要及時的保養、運輸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