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缺陷召回以及缺陷信息收集情況
2014年9月,共有11家企業開展了16次召回活動,涉及車輛59.41萬輛。召回次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3%(2013年同期實施汽車召回13次),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04%(2013年同期召回缺陷汽車29.08萬輛)。汽車企業受質檢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共實施召回活動3次,涉及缺陷汽車32.60萬輛,占9月全部召回數量的55%。
2014年9月,共實施兒童玩具召回10次,涉及兒童玩具2.26萬件。
六、2014年第3季度輸非商品檢驗與打假情況。
質檢總局高度重視打擊出口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和出口裝運前檢驗工作。2014年第3季度,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輸非不合格商品2696批,不合格檢出率9.3%,不合格貨值達1.30億美元。2014年第3季度出口裝運前檢驗不合格檢出率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了5.7個百分點。
2014年第3季度,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對輸非假冒偽劣商品案件立案41起,落實行政處罰32起,移交公安機關立案2起,調查核實出口蘇丹的偽造檢驗證書24份。
第3季度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輸非不合格商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電氣安全不合格,危害使用者安全。在第3季度輸非商品檢驗工作中發現機電產品存在電氣安全項目不合格的情況,這些安全隱患均有可能導致使用者被電擊的危害。二是衛生檢驗不合格,不利使用者健康。發現了多例可能導致使用者健康受損的案例,如玻璃碗被檢出鉛、鎘溶出量超標,鉛會阻礙血液合成,鎘會影響肝腎的正常功能和骨骼代謝;男士長褲被檢出含有禁用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會增加人體患癌的可能性;床單被檢出pH值超標,會對人體皮膚造成刺激等。三是生產工藝粗劣,影響中國制造形象。多地輸非商品檢出生產制造工作粗劣,導致產品使用功能、使用壽命受影響的情況。如縫紉機臺板鉆孔錯誤無法安裝,焊接鋼管結疤超標,玩具上的小部件易脫落,農藥噴霧機輸液管易破裂,水泵裝配不良工作時發出巨響,石膏板儲運過程中防護不利導致缺角,彈簧鋼板熱處理工藝不良導致硬度不合格等。
對于檢出的不合格商品,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大量輸非商品被檢出不合格情況,說明改善出口產品中國制造形象任重道遠,需要企業、檢驗檢疫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做好質量提升工作。
七、質檢總局大力推進組織機構代碼改革工作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簡化流程、縮短時限、提高效率,質檢總局將部署開展“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網上辦理平臺”試點工作。這是繼組織機構代碼管理機構將年度驗證制度改為基本信息年度報告制度之后,推出的又一項改革、便民利民的重要舉措。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網上辦理平臺”是全國集中、統一的網上辦證系統,充分運用計算機、互聯網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為全國各類組織機構提供方便快捷的組織機構代碼網上服務事項。平臺開通使用后,全國各類機構包括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及其他依法成立的機構,可以通過登錄全國統一的平臺,填報相關信息,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組織機構代碼網絡實時賦碼、年度基本信息報告、證書辦理等相關事項。對于不具備網絡條件的地區和不會上網的用戶,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還將繼續做好窗口辦證服務工作。
目前,廣東、福建等省份代碼分中心已做前期探索,“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網上辦理平臺”已完成技術準備工作,將于2015年初開通試點,2015年下半年在全國全面推廣。
八、“質檢利劍”打假行動有關情況
2014年1-9月,全國質監系統共查辦各類違法案件4.1萬起,查獲涉案違法貨值金額29.4億元。其中查辦大案要案1063件。與去年同期相比,案件辦理情況呈下降趨勢,涉案產品貨值有所增長。
為繼續推動“質檢利劍”行動日用消費品專項行動深入開展,質檢總局決定于2014年10月20日至11月20日組織部分重點省市(北京、河北等8省、市)質監部門開展以空氣凈化器、手機及其配套充電器、手機電池、移動電源等為重點的電子電器集中打假行動,集中查處一批電子電器產品質量違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