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山西省每年都要開展一次特種設備集中普查,徹底解決部分特種設備“脫管”問題。同時,要突出重點設備、重點場所、重點時段、重點行業和重點環節,尤其是要突出抓好鍋爐安全監管,切實避免一般性事故,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這是從日前召開的山西省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獲悉的。該省副省長張建欣出席會議并講話。
張建欣說,目前山西省有100余萬只氣瓶,3535公里壓力管道,鍋爐、電梯、起重機械等游樂設施近13萬臺(套),特種設備監管壓力很大。特種設備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與質監部門相互協調配合,切實履職盡責,形成合力。他強調,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要落實3個責任:要全面落實各級政府的領導責任,推進多部門聯合執法,采取強硬手段制止特種設備非法生產使用行為;要全面落實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切實做到監管到位;要全面落實使用單位的主體責任,讓特種設備重安全、懂安全、保安全。今年,山西省要探索加強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負責人的責任追究措施,落實安全責任不利甚至故意違法生產經營的行為,要通過嚴格的經濟處罰、市場禁入、誠信評價等方式予以嚴厲懲戒,為全省轉型跨越式發展創造特種設備安全環境。
會上,張建欣代表山西省政府和11市及省教育、衛生、交通等17個廳局,簽訂了特種設備安全目標工作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