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工具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1、依據(jù)起分量和施工安全要求選用千斤頂,運用前應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經(jīng)試頂承認杰出,方可運用。
2、千斤頂應安放在有足夠承載才能而又安穩(wěn)的地面或建筑物上。上、下接觸面之間,應墊以木板或麻袋等防滑資料。
3、千斤頂?shù)姆胖茫瑧獙φ豁斘锛闹行姆轿唬斠黄疬\用二臺以上的千斤頂進行操作時,不得超過答應承載才能的80%,須使各臺千斤頂受力的合力效果線與被頂工作物中心契合,以防千斤頂負重后產(chǎn)生歪斜。
4、千斤頂安置好后,應將物件略微頂起,承認無反常時,方可持續(xù)起頂。
5、千斤頂工作時,不得超過額外高度,隨著物件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支承墊塊,物件下降時,應邊落邊抽出支承墊塊,制止一次抽出多塊。墊塊每次加抽不宜超過2~3cm,千斤頂每次起落完畢后,應當即旋緊穩(wěn)妥箍。
6、千斤頂起落時,有必要緩慢的進行,幾臺千斤頂一起起落時,有必要保持同步均勻起落,不行一個快一個慢。
7、當起頂又長又高的工作物件時,應在兩頭交替起落,即一端墊實和兩側支承可靠后,在另一端起落。制止兩頭一起起落,以防頂翻工作物而產(chǎn)生事端。
8、千斤頂工作時,應由專人調查壓力表的工作狀況,如發(fā)現(xiàn)壓力值忽然增大時,要當即停止作業(yè),待查明原因,處理好后,方可持續(xù)作業(yè)。
9、卷揚機安裝應結實平穩(wěn),方向正確,并契合設計。如底部用螺栓或電焊銜接時,螺栓應上足擰緊,電焊質量應杰出,選用地壟等方法固定卷揚機時,地壟受的拉力要有契合規(guī)則的安全系數(shù),并捆扎可靠,方向順直。運用時須嚴格執(zhí)行《卷揚機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規(guī)則。
10、用電動卷揚機起重時,應指定司機和信號員(指裝吊工操作的卷揚機),并經(jīng)安全技能和安全操作訓練,方可上崗操作,但不得隨意替換司機和信號員。
11、卷揚機的鋼絲繩“打梢”時,宜運用鏈條或鋼絲繩,應按規(guī)則打好扣或上緊夾頭,“打梢”人員有必要站在鋼絲繩余段的外邊,距卷筒一米以上為宜。
12、卷揚機卷筒上的鋼絲繩,應依次接近,擺放規(guī)整,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不得少于3圈,卷揚機卷繞鋼絲繩時,不得用手引導,制止人員在繩旁逗留或跨越正在工作的鋼絲繩。
13、滑車、吊鉤應依據(jù)起分量選用,無分量標志的滑車、吊鉤應經(jīng)核算或實驗承認,并要契合規(guī)則的安全系數(shù)。
14、滑車、吊鉤運用前,應查看輪軸、鉤環(huán)、撐架、輪槽、拉板、吊鉤等有無裂紋或損害,配件是否完全,滾動部分是否靈活,承認無缺方可運用,吊鉤如有永久裂紋或變形時,應當替換。
15、滑車、吊鉤固定的方位應結實可靠,方向正確、吊具拴掛好后應封鉤。
16、在運用兩輪以上的滑車時,滑輪間的幾根鋼絲繩有必要彼此平行,不得有扭轉的狀況,鋼絲繩進出滑車的雙面要作顯著符號,便于調查滑輪的滾動方向和轉速的狀況,以防各滑輪的滾動方向不一致,造成繩子扭轉,磨損鋼絲繩和消耗拉力。
17、起吊物件時,待物件提高10~20cm,暫停起吊,查看滑車,鋼絲繩是否塞牙、跳槽等,承認無反常方可持續(xù)起吊。
18、應依據(jù)物件的分量選用倒鏈滑車,運用前應查看輪軸、吊鉤、鏈條、巨細滑輪等是否杰出,滾動部分是否靈活,承認無缺,方可運用。
19、倒鏈滑車栓掛點應統(tǒng)籌,并捆扎可靠,吊鉤應封鉤,起吊物件時,應先緩慢收緊吊具,待物件稍離地面并經(jīng)查看承認無反常,方可持續(xù)起吊。
20、用倒鏈滑車起吊物件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適當?shù)姆轿唬_不得伸入被吊物件垂直下方,制止將頭伸入被吊物件的下方調查狀況。
21、不得用倒鏈滑車吊鉤斜拉、斜吊物件,也不得起吊分量不明的物件。
22、綁扎扒桿所用的木料,應依據(jù)起分量巨細選用,事先要詳細查看,如有大的木節(jié)、傷痕、木紋扭曲等不得運用。一般狀況下圓木巨細的直徑以20~25cm為宜。
23、人字扒桿頂端交叉處依據(jù)起分量不同要求,用契合標準的鋼絲繩綁縛可靠;扒桿下部系以絆腳繩,并用木楔墊平扒桿腳,扒桿上應每隔30~40cm釘以木條或絆腳繩,便于作業(yè)人員上、下。
24、扒桿運用前應按規(guī)則進行試吊,承認扒桿、地壟、纜風繩、卷揚機的等無反常,方可運用。
25、人字扒桿頂端,應拴好纜風繩,纜風繩應成45°~60°角,如吊分量較大時,可在后纜風繩中間加一副滑車組,用以調正扒桿的前傾角度。
26、鋼絲繩、卡環(huán)的運用,按出廠的標準說明書,無標準說明書的鋼絲繩,應做拉力強度實驗承認合格,方可運用。
27、依據(jù)起吊物件的分量選用鋼絲繩和卡環(huán),運用前宜經(jīng)核算決議。鋼絲繩的答應承載力可用下面的簡單公式來承認:
鋼絲繩的答應承載力=直徑(毫米)×直徑(毫米)×4.5(公斤)
28、鋼絲繩的作廢斷絲標準和磨損,應契合規(guī)則要求,起吊重的結構或重大部件時,宜運用新鋼絲繩。
29、鋼絲繩在編結成繩套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該繩直徑的1.5倍且不得短于30cm,用繩卡銜接時,有必要挑選與鋼絲繩直徑相匹配的卡子,卡子數(shù)量和間隔間隔,應依據(jù)不同鋼絲繩直徑按規(guī)則運用。
30、鋼絲繩制止與帶電的金屬(包含電線、電焊鉗)相碰,以防燒斷。
1、依據(jù)起分量和施工安全要求選用千斤頂,運用前應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經(jīng)試頂承認杰出,方可運用。
2、千斤頂應安放在有足夠承載才能而又安穩(wěn)的地面或建筑物上。上、下接觸面之間,應墊以木板或麻袋等防滑資料。
3、千斤頂?shù)姆胖茫瑧獙φ豁斘锛闹行姆轿唬斠黄疬\用二臺以上的千斤頂進行操作時,不得超過答應承載才能的80%,須使各臺千斤頂受力的合力效果線與被頂工作物中心契合,以防千斤頂負重后產(chǎn)生歪斜。
4、千斤頂安置好后,應將物件略微頂起,承認無反常時,方可持續(xù)起頂。
5、千斤頂工作時,不得超過額外高度,隨著物件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支承墊塊,物件下降時,應邊落邊抽出支承墊塊,制止一次抽出多塊。墊塊每次加抽不宜超過2~3cm,千斤頂每次起落完畢后,應當即旋緊穩(wěn)妥箍。
6、千斤頂起落時,有必要緩慢的進行,幾臺千斤頂一起起落時,有必要保持同步均勻起落,不行一個快一個慢。
7、當起頂又長又高的工作物件時,應在兩頭交替起落,即一端墊實和兩側支承可靠后,在另一端起落。制止兩頭一起起落,以防頂翻工作物而產(chǎn)生事端。
8、千斤頂工作時,應由專人調查壓力表的工作狀況,如發(fā)現(xiàn)壓力值忽然增大時,要當即停止作業(yè),待查明原因,處理好后,方可持續(xù)作業(yè)。
9、卷揚機安裝應結實平穩(wěn),方向正確,并契合設計。如底部用螺栓或電焊銜接時,螺栓應上足擰緊,電焊質量應杰出,選用地壟等方法固定卷揚機時,地壟受的拉力要有契合規(guī)則的安全系數(shù),并捆扎可靠,方向順直。運用時須嚴格執(zhí)行《卷揚機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規(guī)則。
10、用電動卷揚機起重時,應指定司機和信號員(指裝吊工操作的卷揚機),并經(jīng)安全技能和安全操作訓練,方可上崗操作,但不得隨意替換司機和信號員。
11、卷揚機的鋼絲繩“打梢”時,宜運用鏈條或鋼絲繩,應按規(guī)則打好扣或上緊夾頭,“打梢”人員有必要站在鋼絲繩余段的外邊,距卷筒一米以上為宜。
12、卷揚機卷筒上的鋼絲繩,應依次接近,擺放規(guī)整,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不得少于3圈,卷揚機卷繞鋼絲繩時,不得用手引導,制止人員在繩旁逗留或跨越正在工作的鋼絲繩。
13、滑車、吊鉤應依據(jù)起分量選用,無分量標志的滑車、吊鉤應經(jīng)核算或實驗承認,并要契合規(guī)則的安全系數(shù)。
14、滑車、吊鉤運用前,應查看輪軸、鉤環(huán)、撐架、輪槽、拉板、吊鉤等有無裂紋或損害,配件是否完全,滾動部分是否靈活,承認無缺方可運用,吊鉤如有永久裂紋或變形時,應當替換。
15、滑車、吊鉤固定的方位應結實可靠,方向正確、吊具拴掛好后應封鉤。
16、在運用兩輪以上的滑車時,滑輪間的幾根鋼絲繩有必要彼此平行,不得有扭轉的狀況,鋼絲繩進出滑車的雙面要作顯著符號,便于調查滑輪的滾動方向和轉速的狀況,以防各滑輪的滾動方向不一致,造成繩子扭轉,磨損鋼絲繩和消耗拉力。
17、起吊物件時,待物件提高10~20cm,暫停起吊,查看滑車,鋼絲繩是否塞牙、跳槽等,承認無反常方可持續(xù)起吊。
18、應依據(jù)物件的分量選用倒鏈滑車,運用前應查看輪軸、吊鉤、鏈條、巨細滑輪等是否杰出,滾動部分是否靈活,承認無缺,方可運用。
19、倒鏈滑車栓掛點應統(tǒng)籌,并捆扎可靠,吊鉤應封鉤,起吊物件時,應先緩慢收緊吊具,待物件稍離地面并經(jīng)查看承認無反常,方可持續(xù)起吊。
20、用倒鏈滑車起吊物件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適當?shù)姆轿唬_不得伸入被吊物件垂直下方,制止將頭伸入被吊物件的下方調查狀況。
21、不得用倒鏈滑車吊鉤斜拉、斜吊物件,也不得起吊分量不明的物件。
22、綁扎扒桿所用的木料,應依據(jù)起分量巨細選用,事先要詳細查看,如有大的木節(jié)、傷痕、木紋扭曲等不得運用。一般狀況下圓木巨細的直徑以20~25cm為宜。
23、人字扒桿頂端交叉處依據(jù)起分量不同要求,用契合標準的鋼絲繩綁縛可靠;扒桿下部系以絆腳繩,并用木楔墊平扒桿腳,扒桿上應每隔30~40cm釘以木條或絆腳繩,便于作業(yè)人員上、下。
24、扒桿運用前應按規(guī)則進行試吊,承認扒桿、地壟、纜風繩、卷揚機的等無反常,方可運用。
25、人字扒桿頂端,應拴好纜風繩,纜風繩應成45°~60°角,如吊分量較大時,可在后纜風繩中間加一副滑車組,用以調正扒桿的前傾角度。
26、鋼絲繩、卡環(huán)的運用,按出廠的標準說明書,無標準說明書的鋼絲繩,應做拉力強度實驗承認合格,方可運用。
27、依據(jù)起吊物件的分量選用鋼絲繩和卡環(huán),運用前宜經(jīng)核算決議。鋼絲繩的答應承載力可用下面的簡單公式來承認:
鋼絲繩的答應承載力=直徑(毫米)×直徑(毫米)×4.5(公斤)
28、鋼絲繩的作廢斷絲標準和磨損,應契合規(guī)則要求,起吊重的結構或重大部件時,宜運用新鋼絲繩。
29、鋼絲繩在編結成繩套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該繩直徑的1.5倍且不得短于30cm,用繩卡銜接時,有必要挑選與鋼絲繩直徑相匹配的卡子,卡子數(shù)量和間隔間隔,應依據(jù)不同鋼絲繩直徑按規(guī)則運用。
30、鋼絲繩制止與帶電的金屬(包含電線、電焊鉗)相碰,以防燒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