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式起重機車輛的安全查看
第一節起重組織的安全查看
1、設備結構、各連接部位的各焊接件焊縫無裂紋、開焊,無彎曲、扭曲、凹陷等嚴峻變形現象,彈性臂旁邊面空隙≤2.5mm,蓋板腹板的平面度≤1.5mm∕m,支腿旁邊面空隙≤3mm,支腿垂直平面內空隙≤5mm。
2、設備的功能參數、標語及噸位標志要徹底,顯露的傳動部位(件)有必要設置防護罩。
3、操作室的各緊固件應徹底無缺,聯接無松動,上下車踏板防滑功能杰出,門窗開并、插銷、遮陽板、電鈴、報警器、滅火器等齊備好用。
4、吊鉤的外表應光滑無裂紋,吊鉤滾動靈敏、銷軸光滑杰出,禁絕補焊,防脫鉤設備無缺,段面磨損≤原尺度的10%,扭轉變形≤10°,開口度≤原尺度15%。
5、滑輪、卷筒要求滾動靈敏,禁絕有損害,鋼絲繩的缺陷,卷筒上鋼絲繩尾部的固定設備應有防松自緊功能,卷筒端部應有凸緣,高度要求大于兩根鋼絲繩直徑的高度。
6、鋼絲繩端部與卷筒固定結實,壓板及螺絲徹底,吊鉤下落到最低方位,卷筒上鋼絲繩不少于3圈,不得運用作廢的鋼絲繩。
7、制動器要靈敏牢靠,各部件無裂紋、塑性變形,制動帶磨損≤原厚度的50%,制動輪磨損≤原厚度的40%,制動輪實際接觸面≥理論接觸面70%,制動輪摩擦面上溝痕≤1.5mm。
8、液壓體系;液壓回路不得有滲漏,膠管無老化現象。
9、上升限位器應靈敏牢靠,幅度指示器應準確并有防吊臂后傾設備,支腿回緒銷定設備、反轉定位設備、后退報警設備、水平儀(16t以上)應徹底好使。
第二節行走組織的安全查看
一、車輛的繞行查看
1、查看車梯踏板、扶手、欄桿等有無斷裂、開焊處,查看踏板上有無冰雪、油污等易滑物,上下車時站穩扶牢,制止跳上跳下。
2、查看車輛上層區域確保其沒有破碎、損壞、大體無缺。
3、翻開全部外面的燈,包含緊迫頻閃燈,確保運用時的光線足夠。
4、查看車輛的液壓、氣動、燃油體系及其相關的各種管路、接口是否有走漏、損壞、破裂或丟件松懈脫落等現象。
5、檢驗全部的照明燈具及制動、轉向、后退等其它燈具是否作業正常、清潔明亮。
6、查看空氣濾清器和發動機供氣管是否有損壞或走漏現象。
7、查看發動機機油水平狀況。
8、查看前后左右各懸掛體系是否有磨損、損壞或走漏現象,核實其是否在適宜的高度,上下與車體的連接是否結實,要有恰當的光滑。
9、查看左右前制動和前橋主銷是否有磨損、損壞、走漏或松動,同時查看車輪軸承密封區域是否有走漏、損壞的痕跡。
10、查看車輛的轉向體系各部件是否有磨損、損壞、走漏或松動等現象。
11、查看全部的輪胎及輪輞是否有深痕或殘缺,胎面花紋、胎壓是否適宜,設備是否緊固,輪胎螺栓是否徹底,有無磨損嚴峻、損壞、松動等現象。
12、查看車輛的各種油箱、氣缸是否有損害或走漏現象,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13、查看全部的液壓部件(或氣壓部件)及相關的軟管是否有損害、走漏現象。
14、查看車輛底部是否有損害或走漏的跡象,車下的各種軟管應無扭絞和破裂,并遠離運動的部件,全部部件和裝配附件應設備正確并處于杰出狀況。
15、查看發動機驅動皮帶、風扇、風扇罩及防護配件是否無缺。
16、查看散熱器中發動機冷卻液的液位。
17、查看制動體系及其部件是否有損害、走漏、磨損到限或其它異常現象。
18、查看車輛上的滅火設備、器材是否堅持徹底無缺,有無損壞。
19、查看車輛上全部的螺栓、銷、軸及隸屬零件是否設備正確,有無磨損、損壞、丟失、松動等現象。
二、發動機發動查看
1、發動機發動并工作后,查看全部外表和指示器是否正常。
2、查看發動機工作時,有無異常現象。
3、查看報警器是否好使。
4、查看各種開關、旋鈕、操縱手柄、踏板等是否徹底牢靠,有無殘缺。
5、查看駕駛室的門窗是否損壞、清潔。
6、調整全部的視鏡,以到達最大的視界。
7、調整駕駛員座椅,到達最安全、最舒適。
8、查看風擋刮水器、洗凈器能否工作。
9、全部安全查看結束,承認車輛無任何問題后,方可出車作業。
第一節起重組織的安全查看
1、設備結構、各連接部位的各焊接件焊縫無裂紋、開焊,無彎曲、扭曲、凹陷等嚴峻變形現象,彈性臂旁邊面空隙≤2.5mm,蓋板腹板的平面度≤1.5mm∕m,支腿旁邊面空隙≤3mm,支腿垂直平面內空隙≤5mm。
2、設備的功能參數、標語及噸位標志要徹底,顯露的傳動部位(件)有必要設置防護罩。
3、操作室的各緊固件應徹底無缺,聯接無松動,上下車踏板防滑功能杰出,門窗開并、插銷、遮陽板、電鈴、報警器、滅火器等齊備好用。
4、吊鉤的外表應光滑無裂紋,吊鉤滾動靈敏、銷軸光滑杰出,禁絕補焊,防脫鉤設備無缺,段面磨損≤原尺度的10%,扭轉變形≤10°,開口度≤原尺度15%。
5、滑輪、卷筒要求滾動靈敏,禁絕有損害,鋼絲繩的缺陷,卷筒上鋼絲繩尾部的固定設備應有防松自緊功能,卷筒端部應有凸緣,高度要求大于兩根鋼絲繩直徑的高度。
6、鋼絲繩端部與卷筒固定結實,壓板及螺絲徹底,吊鉤下落到最低方位,卷筒上鋼絲繩不少于3圈,不得運用作廢的鋼絲繩。
7、制動器要靈敏牢靠,各部件無裂紋、塑性變形,制動帶磨損≤原厚度的50%,制動輪磨損≤原厚度的40%,制動輪實際接觸面≥理論接觸面70%,制動輪摩擦面上溝痕≤1.5mm。
8、液壓體系;液壓回路不得有滲漏,膠管無老化現象。
9、上升限位器應靈敏牢靠,幅度指示器應準確并有防吊臂后傾設備,支腿回緒銷定設備、反轉定位設備、后退報警設備、水平儀(16t以上)應徹底好使。
第二節行走組織的安全查看
一、車輛的繞行查看
1、查看車梯踏板、扶手、欄桿等有無斷裂、開焊處,查看踏板上有無冰雪、油污等易滑物,上下車時站穩扶牢,制止跳上跳下。
2、查看車輛上層區域確保其沒有破碎、損壞、大體無缺。
3、翻開全部外面的燈,包含緊迫頻閃燈,確保運用時的光線足夠。
4、查看車輛的液壓、氣動、燃油體系及其相關的各種管路、接口是否有走漏、損壞、破裂或丟件松懈脫落等現象。
5、檢驗全部的照明燈具及制動、轉向、后退等其它燈具是否作業正常、清潔明亮。
6、查看空氣濾清器和發動機供氣管是否有損壞或走漏現象。
7、查看發動機機油水平狀況。
8、查看前后左右各懸掛體系是否有磨損、損壞或走漏現象,核實其是否在適宜的高度,上下與車體的連接是否結實,要有恰當的光滑。
9、查看左右前制動和前橋主銷是否有磨損、損壞、走漏或松動,同時查看車輪軸承密封區域是否有走漏、損壞的痕跡。
10、查看車輛的轉向體系各部件是否有磨損、損壞、走漏或松動等現象。
11、查看全部的輪胎及輪輞是否有深痕或殘缺,胎面花紋、胎壓是否適宜,設備是否緊固,輪胎螺栓是否徹底,有無磨損嚴峻、損壞、松動等現象。
12、查看車輛的各種油箱、氣缸是否有損害或走漏現象,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13、查看全部的液壓部件(或氣壓部件)及相關的軟管是否有損害、走漏現象。
14、查看車輛底部是否有損害或走漏的跡象,車下的各種軟管應無扭絞和破裂,并遠離運動的部件,全部部件和裝配附件應設備正確并處于杰出狀況。
15、查看發動機驅動皮帶、風扇、風扇罩及防護配件是否無缺。
16、查看散熱器中發動機冷卻液的液位。
17、查看制動體系及其部件是否有損害、走漏、磨損到限或其它異常現象。
18、查看車輛上的滅火設備、器材是否堅持徹底無缺,有無損壞。
19、查看車輛上全部的螺栓、銷、軸及隸屬零件是否設備正確,有無磨損、損壞、丟失、松動等現象。
二、發動機發動查看
1、發動機發動并工作后,查看全部外表和指示器是否正常。
2、查看發動機工作時,有無異常現象。
3、查看報警器是否好使。
4、查看各種開關、旋鈕、操縱手柄、踏板等是否徹底牢靠,有無殘缺。
5、查看駕駛室的門窗是否損壞、清潔。
6、調整全部的視鏡,以到達最大的視界。
7、調整駕駛員座椅,到達最安全、最舒適。
8、查看風擋刮水器、洗凈器能否工作。
9、全部安全查看結束,承認車輛無任何問題后,方可出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