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網上提出“價格是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的觀點之后,許多人在評論和郵件中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服務和技術方面,根據企業不同情況而相異,而“低價是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的言論無疑會將行業引入價格戰的惡性競爭當中。
在這里我修正一下我的說法,將“電子商務”的范圍縮小,論點改成“價格是網上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并就此加以論述證明。
首先,服務是網上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嗎?
顯然不是,網上購物雖然實現了足不出戶購物的理想,但卻無法快捷的提供顧客退貨、換貨和維修等方面的服務。雖然正規的商家都提出了符合國家“三包”的服務聲明,但是想到商品來回的費用和時間,仍令不少客戶望而卻步。而那些比較貴重的物品如筆記本電腦等,網上零售商更是無力去承接售后服務的工作,顧客的售后服務通常是憑借生產企業的自身服務網絡而實現的。再者,就算有的網上能夠通過模式的改變而提升企業的服務能力,那么也無法通過服務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因為無論如何網上都沒有辦法和網下比服務,網絡上永遠無法實現真人面對面的問題解決,況且簡單服務的提升不難模仿,大家在你追我趕過程中又會趨向同質化。因此,服務不可能成為網上零售的核心競爭力,最多也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其次,方便性是網上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嗎?
可以這樣說,網上銷售與網下相比,在于其實現了客戶足不出戶即可選購商品的購物方式,但是,具體到各個電子商務企業,其給予用戶的方便性上差異化就不大了。更何況,足不出戶的購物實際上在郵購目錄中就早已經實現,網上購物不過是一個升級而已。不排除一些同城電子商務企業能夠在方便性上做足文章,比如早些年因提出“e國1小時”而名聲大噪的E國,就曾經嘗試在顧客購買1小時內將商品免費送到顧客手中,哪怕你買的只是一瓶可樂。但是這種方式實行沒有多久就廢止了,原因很多方面,但是重要的一條是,方便快捷目前尚不能作為電子商務的核心突破口,這方面的突破要依托整個經濟環境的改善尤其的是全國物流系統的不斷提升,僅僅靠某個企業自身既顯力量單薄,也有偏離電子商務主題之嫌疑。短期內,電子商務企業如不借助傳統經濟已有的網絡系統,尚不可能達到即呼即到的方便購物,在方便性上做文章的電子商務也尚不具有廣闊前景。
再其次,技術是網上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嗎?
談到電子商務技術,總是讓人想起馬云說自己不懂技術的話語,但是,他自身不懂技術沒關系,重要的是他的公司有一大幫技術骨干。互聯網公司沒有技術是絕對不行的,但是很顯然,技術不是萬能的,在越來越提倡開源開放的今天,同一個網絡效果可以用不同的技術來實現,正如PHP和ASP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卻在實現電子商務交易的系統中不相上下,功能和操作性各方面不分伯仲,企業不可能因為選擇了其中的一種核心技術就借此超越了對手。更多時候,技術只是一個實現想法的工具,而不是殺敵制勝的殺手锏。
再再其次,界面友好性能否形成核心競爭力?
目前,網上出現一種“視頻購物”的新興風潮,許多購物網站都引進這一概念。其實,這不過是將電視購物引入了網絡購物,將商品更直觀全面的呈現給消費者而已,這種對客戶的友好性是網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視頻購物注定只能在一條狹窄的道路上成功,很顯然,你不能讓沃爾瑪把其所有的商品都拍成視頻,更沒必要把卓越書城的書籍通過視頻表現出來,許許多多的商品,只需要通過圖片和文字描述就足夠了,更何況,顧客也很可能沒有那么久的時間去看你的視頻導購。類似這種模式的購物還有很多,比如通過輸入消費者身高、腰圍等數據就可以自動選擇衣服的尺寸等等,這種友好性和個性化今后將不斷被補充進目前單一的網上商城中,但是,也只是一種補充,你能做到的,別人同樣可以。
最后,信譽是網上商城的核心競爭力嗎?
目前國內的各大網上購物商城,都是在信譽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一個網購企業建立自身的信譽,確實有利于企業的快速成長,這是因為目前國內的電子商務監控體現尚不完善,損害客戶的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導致大部分人仍對網上購物持懷疑態度。而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法律法規的完善,正規的電子商務企業將逐步在信譽、服務等方面趨同,信譽將伴隨著電子商務企業的成長而不離左右,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競爭力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
那么,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當然是價格。
沃爾瑪為什么能夠風靡全球?因為它倡導天天低價。再看看步行街的各個店鋪,十個有九個門外掛著打折促銷的廣告。貨比三家已經成為消費者購物的習慣,從一個店逛到另一個店,對比著同樣的產品不同的價格。
網上購物同樣如此,消費者總是趨向于購買更低價的商品,不但各個網上商城紛紛打出低價折扣等促銷廣告,而且購物搜索引擎也逐漸風靡,通過搜索網上商品并得出最低價,迎合消費者的心理。
如果卓越亞馬孫不是低價售書,即便它再具有便利性、界面再友好,也不會有消費者埋單。E國為什么由電子商務先驅變成先烈?就是因為它錯誤的將便利性作為網上購物的核心,而沒有在價格上面做出文章。美國著名的buy.com網站總是號稱“全球最低價”,它能夠自動掃描競爭對手的商品價格,然后調整為最低價,現在這家網站已經匯聚了強大的人氣,當然它還需要在盈利上面再下功夫。
那么,是不是作為網上零售就一定要打價格戰?如果你有雄厚的資金作支撐,那當然可以。但是,如果你沒有相當的實力,就不能自投死路。降低價格除了降低自身的利潤外,還可以在商業模式上面下功夫。比如“基地型電子商務模式”,將傳統經濟的“零庫存”概念引入其中,將電子商務中心建立到產業基地中去,節省了物流和庫存環節,大大的壓縮了成本,從而能在價格上給予消費者更多的優惠,而這種基于商業模式上建立起來的價格優勢,才是一個網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當然,模式也會被模仿,而是否會被競爭對手超越,就在于你跑的是否足夠快。毋庸置疑的是,現在和未來的網上零售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一場價格競賽。
這是我所獨創的觀點嗎?不是,定位大師里斯,早就在其《互聯網商規11條》中預測到,網上零售將變成價格競賽,而網下零售將不得已趨向服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