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相關法規,對物流主體的資格和權益進行規范,制定了物流活動的行為規范,保障了國家對物流運行的干預和監督。目前,中國物流法規基本內容可分為三類:(1)法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等。(2)行政法規。包括《公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鐵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航空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關于進一步發展國內集裝箱運輸的通知》等。(3)部分規章。包括《關于商品包裝的規定》、《國家物資儲備局管理辦法》、《鐵路貨物運輸規程》、《公路運輸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國際集裝箱運輸管理規定》、《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等。
隨著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市場競爭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行業的整體戰略競爭,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快捷的交易方式,只有將虛擬活動與實體形式有效結合,才可能具有整體優勢。企業應針對具體情況,選擇適合企業業務活動開展協同化物流模式,加強協同化物流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制度方面的戰略研究,實現電子商務環境中物流與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同步,提高交易質量,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物流企業在整個競爭環境中的競爭實力。加入WTO,標志著我國物流企業將面臨著更為嚴峻而又殘酷的挑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生存只有背水一戰,在戰斗中求生存,在搏斗中求發展,這也是唯一的選擇。
對我國而言,電子商務的發展,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社會競爭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解決企業在市場流通領域中遇到的一些難題,如信息不靈、資金周轉困難等。在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廣闊,但也受諸多條件的限制,其發展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其中,物流發展便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我國物流業起步晚、水平低,在引進電子商務時,并不具備能夠支持電子商務活動的現代化物流水平。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水平尚不具備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而電子商務的發展則迫切要求物流業與之相適應,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物質保證。因此,發展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的新型物流配送業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