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可能沒有戰略,但絕對不可能沒有文化.因為戰略決定企業命運,文化決定企業的成敗!
那么,戰略與文化究竟如何匹配呢?
剛柔相濟,硬戰略軟文化
戰略如果沒有文化的支撐,就缺乏精神與靈魂,企業很難長久發展;文化如果沒有戰略的引導,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缺乏目標和追求,動力很難持久.
根據我們多年為眾多類型的企業策劃咨詢戰略和文化的臨床經驗上,總結提煉出一個結論:"戰略規劃決定文化趨勢,而文化脊梁支撐起戰略大廈".也就是說,戰略必須與文化高度協調,才能讓戰略順利實施、有效推進,否則不是戰略失調,就是文化虛脫.
戰略與文化--堤與水
我們可以把戰略看作河堤,而把文化看作河水.
戰略是硬性的,是根據行業發展階段、企業自身資源狀況而做出的一種策略選擇;同時,戰略的調整也需要配套的硬性措施,比如:對組織結構做出調整、對核心人員和資金投放再度進行調配、相應的制度和流程都需要進一步優化.戰略猶如河堤,有了堅固的河堤,企業就能夠在戰略的引導下匯聚起強大的力量.
而文化是一種心理契約,是不易把握的企業價值觀、信仰和精神狀態.它的特性像河水,柔軟而呈現流動性.河水有時候也會咆哮,會掏空河堤,甚至使之決堤.如果企業文化的不良因素在不斷滋生而又沒有及時得到疏導,那它可能會沖破組織戰略、破壞組織穩定,從而導致企業失敗.因此,要使企業戰略堅固而持久實施,企業就要及時發現文化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不要等問題大了才去解決,那樣成本會很高.
華為的戰略是很清晰的,軍事化管理文化也保證了企業快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企業缺乏一種人文關懷,其文化中"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價值意識,致使高額的物質獎勵對員工形成了刺激,但缺乏更高的精神追求則讓員工很迷茫.這些年華為公司接連傳出負面新聞.先是員工過勞死,后是6000人集體辭職,再后來是員工跳樓自殺.如果華為公司再不反思自己文化中存在的消極因素,文化的負面作用就很有可能繼續蔓延,影響公司的戰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