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十年前,關西地方事業本部主辦過一次研討會,當時松下先生在會議上就經營方面提出兩項建議。
其中一項是曾經提過的"水壩式經營",另一項就是現在要說明的"切實經營"。所謂切實經營,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公司的實力,做結合實際經營的意思。應該特別強調經營的專業化尤勝于多角化。
當時,經濟界的潮流都認為多角經營,是適合新時代的理想經營法。連證券公司的推銷員推銷股票,也采取"這一家公司是多角經營的公司,可以放心買他們的股票"一類的推銷方法。
這一次倒閉的興人公司負債一千五百億元,成為戰后舉債的榜首。據報導,該公司原來的經營是以木梁、人造絲為主的,近年卻向土地及其他方面擴展,而有"多角化的旗手"的稱呼。這一次的倒閉,就有很多人批評說是不結合實際的多角化經營所引起的。
當然興人公司的倒閉因素,也包括過份舉債擴張經營在內,不能以一家公司的成敗去論定多角經營的好壞。松下先生也沒有要完全否決多角經營的意思,它對某些行業或公司,有時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經營方法。只是發生了這么嚴重的問題之后,深深感覺到,原則上似乎還是專業化比較好。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這些平凡的經營者,假如工作多角化,那么投注于每一個事業的力量自然也會分散。事實上不只經營者的力量如此,公司的技術能力或資金能力,都會隨多角化經營而分散,因此,絕對沒有辦法象對單一事業那樣的集中。
反過來說,過去經營三種事業的,寧可縮成一種,然后經營者將全部精力集中在這行業上,并動員全公司的力量,認真、徹底地經營,使它成為國際性的公司。
當然,經營是千變萬化的,絕不可因縮守舊,必須適應時代的潮流。所以,多角化經營有時候可以存在,只是原則上應該專業化才是正道。假如你的公司擁有很多部門,就應該認為各部門在精神上屬于獨立的企業。尤其是經營環境一天比一天復雜的現在,更需要堅持這種"切實經營"的想法。
偉大的事業,要靠堅強的決心和強烈的愿望才能完成。經營買賣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終目的都是希望能把產品普遍推廣到全社會,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具體地進行這些工作,是有很多方法可行的。
因此,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自然產生不同的成效。但是決定是否成功的因素并不止于此,還要看是不是有決心去做。如果希望事業能做成功,而一心也想為社會、為民眾做點什么,就非得要有相當的決心,徹底地去實行。但如果沒有這種決心,又不熱衷去從事,也就是說你根本不愿拼這個命,就算你在做它,也往往只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