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經營方面,有所謂多角化、綜合化以及專業化的經營方法,但是松下先生原則上認為與其多角化,不如想辦法實行專業化。當然,多角化、綜合化也有其優點,但是一般說來,專業化總是比較容易獲得具體的成果。也就是說,各個企業在自己所能夠擁有的經營、技術、資金等力量的范圍內去經營時,如何才能最有效地活用這些力量呢?松下先生認為集中使用比分散力量更能夠產生巨大的效果。
企業經常處于激烈的競爭中,如果將擁有的力量分散于好幾項事業中,而想在各種事業里都出類拔萃,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除非擁有相當的實力。但是,只要將全部力量集中在一種事業上,即使沒有特殊的經營能力,也應當會比其他的公司容易成功。
事實上在當今社會里,即使是小型企業,只要能專精于某一事業領域,它所得到的成就,決不會比大型企業集團差。很多公司以一種產品而稱霸世界,就是最有力的例證。
進行多角化經營,擁有好幾個部門的公司,即使某一個部門業績不好,還可以用其他部門的成果來彌補,這種經營方法在謀求整個社會的安定上或許可行,而且事實上象這樣的企業也不少,因此我們并不能完全否定多角化經營。只是如果產生"即使某個部門不順利,可用其他部門來彌補"的這種想法,是極為不好的,而且多角化經營,是否能象專業化那樣成功,實在令人懷疑。
將公司所擁有的經營、技術、資金等力量集中于一項事業,使其在這方面決不輸給其他公司,是比較理想的經營方式。即使目前仍有從事兩項事業的公司,也要敢于將其中一項放棄,然后專精于一項事業。
話雖然這么說,在實際的經營上,有時候為了社會的需要,一家公司必須同時進行兩項事業。假使目前只從事一種事業,以后仍然會出現與這種事業相關連的新事業。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當然應該增加這項新的事業,并努力去做,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以專業面獨立性高的形態,去經營每一項事業,也就是使每一項事業成為一家獨立公司,或是以接近這種獨立形態的組織去營運。在多角化經營的公司里,每個部門都要象一家專業化公司那樣,在其所負責的工作上,要有決不輸給他人的精神,決不是某個部門虧損就可以用其他部門的盈利來彌補,而是各個部門都以獨立的經營形態,來獲取它所應該獲得的成果。
這樣的企業,即使在形態上是多角化經營,在實質上則已經成為專業化了,猶如專業化的獨立公司的集合體。
實際上,即使象這樣的多角化經營公司,它的專業部門在與專業化公司競爭時也會處于不利地位。因此,無論在想法上或實際的經營上,必須建立獨立的經營的意識,將經營的主權交給各個部門,以產生激勵的作用。
專業化和適度的分工,才能達到最大的成效;要求員工擔當多方面的業務,反而分散他的能力。
將來日本工業界的發展方向,應該朝著適合日本特點的經營法來發展。也就是說事業的經營,應予以專業化和適度分工,以達到最大的成效。
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一個人擔當多方面的業務,就等于分散了他的能力,這種要求面面俱到的做法,反而造成對事物不能深入,不會有精密完整、高度專業化的成效。想靈活地經營復雜的機構,是很困難的事,然而,如果能加以適度分工,即使沒有十分專業知識的人,也可以全心全力,發揮他的特長。如此專業化分工的經營形態,就是美國式的一般大企業的經營模式,也是將來日本大企業要走的道路。
如果合作經營的效果不明顯,為雙方的利益著想,就不要受人情的約束,該分該合立即決定。
人不是神,因此難免會有犯錯或失敗的時候,這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重要的是,發生錯誤之后如何去面對問題。也許有些人在犯錯之后不肯承認,或者故作不知,或者放著不管,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態度。
松下先生認為如果錯誤無可避免,那么在做錯以后,就應該坦白承認并檢討發生錯誤的原因,能夠補救的就趕快補救,這種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有時候要這么做并不太容易,但如果真能勇于承當的話,犯錯就不應該僅止于犯錯本身而已,對于個人日后的發展必然很有幫助。
敞開心扉,不僅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甚至可以暴露自己的缺點。對自身的錯誤,人們往往是羞于示人也憚于示人的,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有錯誤,又怕別人抓住自己的缺點攻擊。這對敵對的一方來說,或許必要,但對于同盟者來說,就大可不必了。歷史上,聯合作戰者隱瞞各自弱點而造成失敗的戰例,代不乏書。聯合,為的正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假如大家都隱瞞著缺點、弱點,就等于是幾個缺點、弱點相加,不僅發揮不了聯合的威力,反而會比孤軍奮戰更為糟糕。
敞開心扉,要敞開就要徹底敞開。這其實是顯示一個人是否率直、坦誠的分水嶺。如果全然敞開,很少人會不被你的坦誠而打動、感染,進而愿意和你交朋友,愿意和你合作。如果遮遮掩掩,別人不僅會認為你缺乏坦誠,甚至會以為你心懷鬼胎、別有用心。如此,其結果可能比封閉還要差勁。
敞開心扉,不是無能的體現,也不表示缺乏獨立性。敞開心扉,勇于承認錯誤,是一種大智大慧,是人格力量和獨特魅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