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全球化正進入一個扁平化時代,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已深深打上全球化的烙印,融入全球化的中國也不例外,全球化的競爭已經深入到中國每一寸土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中國的民營企業如何在這一浪潮中成為弄潮兒?筆者認為,民營企業須以全球化視野融入扁平化的世界競爭,才能突破成長瓶頸。
中國民營企業的全球化視野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自己的定位,進一步加速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自己的資源,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尋求國際化發展的道路。
尋求國際資本合作機會。中國民營企業發展迅速,每年產生大量的投資需求,光靠自生的利潤積累顯然不能滿足這一需求,盡管國內的融資渠道越來越多,但仍然不能滿足具有強勁發展動力的企業需求。中國無疑是外資投資的最佳場所之一。因為外資進入大國和小國成本相差不會太大,但進入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就能獲得數倍于小國的市場,獲得高額的投資增值機會。我們可以利用國內市場這一優勢加速尋求與國際資本的結合。
尋求跨國戰略合作機會。根據世界經濟分工的比較優勢分析,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在于具有很強的低人工成本優勢,同時還由于中國國內大量剩余的農村勞動力持續不斷地向工業和服務業轉移,成為熟練和半熟練工,抑制著產業熟練和半熟練操作工工資的上漲,因此這一比較優勢將長期存在。又因為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國內大量剩余農村勞動力的最主要吸收場所,因此,中國民營經濟的這種比較優勢尤其明顯。除此之外,因中國人口眾多且規模巨大,所以還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也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比較優勢。中國民營經濟的比較優勢恰好是國外某些企業的比較劣勢。
中國的民營企業可與國外企業在優勢互補方面展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如讓國外企業選定中國的民營企業作為其OEM產品加工商,或是作為其在中國市場的代理商、經銷商,或者反過來中國民營企業選定國外企業作為其產品或服務在國外的代理商、經銷商等。
全球整合技術管理平臺。為了突破民營企業技術與管理的瓶頸,中國的民營企業一方面加快了其技術與管理創新的步伐,另一方面也應該以開放的心態直接引進國外成熟的技術與管理方法。為了能使自己的企業縮小與國內外企業的差距,中國的民營企業可加快與國外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合作。
建立全球資源采購系統。中國民營企業的高速成長過程,同時也是其生產制造能力高速擴張的過程。生產制造能力的擴張必然伴隨著對裝備及原材料采購的需求,中國民營企業應該逐步學會在國際市場上進行采購,從比較優勢的角度向國外的企業采購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或關鍵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