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瑞醫療技術人員正在檢測設備。 徐微 攝
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吉林)醫療器械創新與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上,長春新區對外發布重磅消息:“十四五”期間,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要實現“千家企業聚集、千億級產值規模”的“雙千跨越”目標。敢于向千億級產值進軍,這底氣來源于“十三五”期間,新區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打下的堅實基礎。
今年6月,總投資15億元的卓誼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簽約建設。該項目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疫苗原液車間及分包裝車間、研發和質量檢測大樓、綜合管理大樓及污水處理設施等輔助設施,預計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凈利潤15億元,稅金4億元。
“‘十三五’期間,像卓誼生物這樣的醫藥類產業項目落地了多個。”長春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金賽藥業是擁有三代生長激素的基因工程制藥企業,引領中國生物制藥走在世界前列,開拓了長高、生殖、抗衰老三大制藥產業。2018年3月,為滿足迅猛增長的市場需求,金賽藥業加快生產設施及工藝改進步伐,又投資13億元,開發建設了長春新區生長激素二期項目。
在2019年長春新區秋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中,圣博瑪醫療器械、海外制藥、西諾生物等一大批醫藥類項目破土動工,進一步提升了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優勢。
生物醫藥及其相關產業,是新區“十三五”時期傳統優勢產業。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的“2019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0強”榜單中,新區排名第22位,在東北三省生物醫藥產業園區中居于首位。
為了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三五”期間,新區還規劃建設了“一中心、三園區”,即醫藥創新研發中心和現代中藥產業園區、基因工程與疫苗產業園區、創新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園區,并規劃了10平方公里的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園區,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突破千億級,建成國內一流技術、國際一流服務的專業化園區。
“‘十三五’期間,區域內醫藥產業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有各級醫藥技術研發中心23個、醫藥企業558家,規模以上醫藥工業產值占全市的77%,集聚了長春高新、修正制藥、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迪瑞醫療、圣博瑪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形成了基因工程、生物疫苗、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及化學藥品生產研發等多個特色細分產業集群,構建了相對完整的醫藥產業鏈條和產業生態體系,是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國內最大的基因藥物和疫苗生產基地。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建設輸送了強勁動能。(來源: 長春日報 徐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