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下多項世界第一的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一期項目即將完工,并將于11月底迎來國家跳臺滑雪隊駐訓備戰——建設“硬核”基地,打造溫馨之“家”

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賽道部分三期建完后的效果圖。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10月27日,無人機拍攝的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賽道,綠色的仿真草皮很是顯眼。河北日報通訊員 黃 艷攝
從距離北京200多公里的保定市淶源縣城區出發,沿著白石山大街往南,驅車大約10分鐘,就進入了七山滑雪度假區。沿著一段新修的公路再往上走幾百米,就是建設中的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
遠遠望去,該基地的兩條賽道映入眼簾,與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競賽場館、被稱為“雪如意”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賽道簡直如出一轍;一旁的風洞實驗室也已初顯模樣。據介紹,該基地賽道將于11月中旬開始造雪,風洞實驗室正在進行最后的玻璃幕墻安裝,不久將開始調試設備。
作為備戰北京冬奧會的重要工程,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一期項目即將完工,并將于11月底迎來國家跳臺滑雪隊駐訓。
賽道很像“雪如意”,風洞實驗室創下3項世界第一
“別看基地現在名氣不大,硬件設施可相當‘硬核’,創下了多項世界第一。”10月27日,看著核心設施即將投用、外圍正在收尾的施工現場,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一期項目總工程師徐國正自豪地表示。
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規劃占地51.8公頃,計劃分三期建設。據介紹,一期項目投資4億元,包含賽道、風洞實驗室、造雪系統、纜車系統、場地道路、市政工程等6個子工程。其中,最為“硬核”的是賽道與風洞實驗室。
“基地建造的初衷之一,就是讓國家隊更熟悉‘雪如意’的賽道,助力國家跳臺滑雪隊備戰北京冬奧會。”徐國正說,基地為此聘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雪如意”設計負責人張利主持賽道設計,結合這里獨特的山體條件,最終讓“雪如意”的兩條賽道按照1∶1的比例在此重現。
基地已建成的這兩條賽道,分別是大跳臺賽道、標準跳臺賽道,無論長度、坡度、寬度,都與“雪如意”一致。甚至連賽道旁的裁判塔、賽道上的仿真草皮,都與“雪如意”無二。
不過,這里并沒有“雪如意”的頂峰俱樂部和看臺區,相當于“掐頭去尾”,只保留了“雪如意”的賽道部分;另外,“雪如意”的賽道是鋼混結構,“懸浮”于空中,基地賽道基礎則采用了最常見的土石方填充方式。
基地賽道基礎填料約3萬立方米,在陡峭的山坡,是怎樣填充進去并且使之穩固的呢?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一期項目部副經理李響介紹說,項目團隊經過技術攻關,制定了“Z”字型施工方案。
“我們稱之為‘迂回道路’施工法,這是國內第一次把高鐵高填方填筑技術運用到賽道著陸坡填筑上,從而全面突破了技術困境,并且降低了建設成本。”李響說。
基地的風洞實驗室同樣“硬核”,創下了3項世界第一。
跳臺滑雪比賽的成績,與運動員的運動姿態、裝備及服裝的氣動性能密切相關。利用風洞進行針對性訓練和測試的方法,已被冰雪運動強國廣泛采用,成為提高運動員競賽成績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
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的風洞實驗室,看似一棟約三層樓高的建筑,只不過,其外側伸出了一條巨大圓形鋼質管道。
據介紹,建筑外的圓形鋼質管道與建筑內的方形玻璃幕墻管道相連,構成了一條全封閉的風道。外側管道中內置了超大“電扇”,將風循環送入內側玻璃幕墻管道,后者正是運動員進行風洞訓練和測試的場所。
“基地風洞玻璃幕墻管道寬3.5米、高4.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跳臺滑雪風洞,超大的管道腔體讓風力模擬更接近現實。”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設備研發部機械技術室主任、風洞洞體結構負責人劉發介紹說,擁有24片槳葉的超大“電扇”全力運轉時,風洞內的風速可達50米/秒,約相當于15級大風。這個超大“電扇”采用專用變頻設備控制,可實現千分之一級別的轉速控制,是世界上同類風洞中風控最精密的。
“這個風洞創下的第三項世界第一,是最全面。”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設備研發部項目管理室主任、風洞測控系統調試負責人徐鎮強介紹說,該風洞測試區分為三部分,即水平部分和傾斜度分別為11度、32度的兩部分,可測試運動員助滑、起跳、飛躍等全部技術動作,同時為其他競速類體育運動項目預留接口;而其他跳臺滑雪風洞都只是水平風洞。
做好國家隊駐訓服務保障工作,努力打造成溫馨的“家”
基地賽道幾百米外,改造后的七山酒店已進入裝修工程的收尾階段。據悉,國家跳臺滑雪隊入駐基地后,這里將作為他們的住處。
根據計劃,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投入使用后,國家跳臺滑雪隊將常年在此駐訓,備戰北京冬奧會。雪季,他們將進行常規的雪上訓練;非雪季,可利用賽道上的仿真草皮進行滑草訓練。
如何將基地努力打造成溫馨的“家”,給運動員和教練員提供良好的訓練和生活環境,讓他們能全心備戰、爭創佳績?
淶源縣教育和體育局冰雪項目推進辦公室主任王磊介紹說,為做好國家跳臺滑雪隊駐訓的服務保障工作,淶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教體局、市場監管局、公安局、衛健局一把手為成員的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細致的工作方案。
“別的不說,眼下光食宿我們就準備了兩套方案。”王磊說,一套方案是國家跳臺滑雪隊按照計劃直接入住七山酒店,另一套方案則是暫時入住備選酒店,過一段時間后再搬到七山酒店。
原來,去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確定將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建在淶源七山滑雪度假區時,七山酒店尚不具備住宿功能。今年復工后,七山酒店的改造、裝修工程,開始與不遠處的賽道和風洞實驗室建設同步推進。改造、裝修過程中,雖然全部采用通過綠色環保認證的建筑和裝飾材料,但為了確保國家跳臺滑雪隊人員的健康,淶源縣還是“貼心”地準備了兩套方案供他們選擇。
而無論如何,七山酒店最終都將成為國家跳臺滑雪隊的“新家”。記者了解到,這里包含了客房、運動員餐廳、體能訓練館、康復區、環酒店戶外塑膠跑道等功能區。
其中,客房為58套,可容納100多名運動員居住;體能訓練館總面積達3400平方米,將配備國家跳臺滑雪隊需要的全套體能訓練器材;運動員餐廳面積為350平方米,每天將24小時運營;考慮到實際需求,運動員康復區占6個房間,總面積達267平方米;塑膠跑道長500米、寬3米,冬夏兩季周邊風景宜人。
“基地建設必須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工程,實現精細服務。”隨著基地一期項目竣工日期漸近,這段時間,淶源縣縣長周峰幾乎每天都到現場督導檢查項目建設和服務保障工作進展。
周峰告訴記者,待淶源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三期項目全部建成后,這里將具備從易到難7條跳臺滑雪賽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跳臺滑雪場館群,具備承接跳臺滑雪所有級別隊伍訓練的能力。“借此機遇,淶源縣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推進體育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助力經濟轉型升級和脫貧攻堅,輻射帶動更多群眾過上全面小康生活。”(河北日報記者 王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