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9月24日電(王龍博)累計引進生物醫藥項目70余個,協議投資額400多億元,初步形成生物制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各領域集群發展格局……近年來,重慶巴南區通過持續聚合生物醫藥產學研資源,加速打造重慶國際生物城。
重慶國際生物城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今年1月至8月,巴南區生物醫藥產業克服疫情影響實現逆勢增長,規上產值增長20.72%。按照規劃,巴南區將力爭通過3—5年,把重慶國際生物城打造成為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園區。
近年來,重慶巴南區在系統梳理生物醫藥既有政策基礎上,綜合比較了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達地區的產業扶持政策,在產業扶持的類別、范圍、力度等方面持續做深做細。
目前,巴南區生物醫藥產業政策扶持范圍已涵蓋了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第三方創新服務平臺支持、產業化支持、新產品引進支持、院士(博士后)流動工作站設立等各環節和各方面。如給予首次升規的年主營收入10億元以上企業給予一次性50萬元升規獎勵;對在巴南區設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的分別給予一次性300-500萬元、20-100萬元的獎勵等。
做大做強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帶動最為關鍵。目前,重慶國際生物城已形成以國內生物制藥領先企業智睿生物、重組疫苗領先企業博唯生物為龍頭的生物制藥集群;以全球抗癌藥巨頭美國雅培克、全球最大眼用制劑企業日本參天為龍頭的化學藥集群;以四川新綠色、 “伍舒芳”為龍頭的現代中藥產業集群;以錢璟康復、早柒天為代表的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基本實現生物醫藥全領域發展。
“巴南區下一步將以重慶國際生物城為平臺,堅持以生物藥為核心產業,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為特色產業,著力布局合同研發外包、合同研發生產外包等一批戰略性功能平臺,加快構建‘1+3+N’特色產業體系,建設西部地區最全最強生物藥產業鏈和千億級的長江上游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生物城。” 重慶巴南區政府區長何友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