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9月18日報道:新加坡建設局解釋,下調全年建筑需求預測主要是因私人領域的建筑需求減少,加上承包商和供應商要求更多時間評估冠病疫情對資源管理和工程進度的影響,導致一些公共領域項目必須延遲至明年才頒發合同。
建設局大幅下調今年的建筑需求預測,全年建筑合同總值預計只達180億元至230億元,比今年1月預估的280億元至330億元銳減約三成。
建設局是在參考了今年上半年頒發的合同,以及預計在今年內開展的公共和私人領域項目后,進行年中檢討并決定調整預測。
根據建設局網站的初步統計數據,今年截至7月頒發的建筑合同只達133億2000萬元,主要來自土木工程項目和住宅項目。
建設局在昨天發出的文告中解釋,下調全年的預測主要是因私人領域的建筑需求減少,加上承包商和供應商要求更多時間評估冠病疫情對資源管理和工程進度的影響,導致一些公共領域項目必須延遲至明年才頒發合同。
經調整后,今年的建筑需求預計有110億元至140億元來自公共領域的建筑合同,其余70億元至90億元則來自私人領域。
李智陞:透過不同方式扶持建筑業
建筑需求過去三年穩健增長,去年全年頒發的建筑合同更是總值335億2000萬元。建設局原本預計今年的建筑需求會保持強勁,可是冠病疫情改變了整個局勢。為避免冠病疫情加劇,迫使建筑業再次陷入停滯,建設局提醒業界保持警惕,積極防疫。該局將在明年初更新2021年和2022年的建筑需求預測。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昨天在面簿帖文指出,建設局和其他政府機構將繼續積極透過不同方式扶持建筑業,包括提供財務援助,幫企業渡過難關。
李智陞透露,他前天下午出席了由建設局和建筑業聯合委員會(Construction Industry Joint Committee)舉辦的研討會,與業界代表洽談建筑業的復工進展。
他說,與會者討論的議題包括針對業務持續性制定新的計劃與協調體制,以及科技和數碼化如何長遠協助建筑業加強韌性。“建筑業已察覺到像冠病這樣的干擾可對生意造成嚴重影響,也理解為達到可持續商業發展而繼續增強能力的必要。”
在復工過程中,建筑業仍面對重重困難。即便疫情影響了建筑進度,李智陞說,這當中仍有一線希望,建筑需求料于明年有所起色,明年也會接連有公共領域項目推出。
預計于明年頒發建筑合同的公共領域項目包括公共住宅發展項目和翻新工程、裕廊湖區發展工程、新醫療設施和跨島地鐵線等基礎設施的建造。
建設局大幅下調今年的建筑需求預測,全年建筑合同總值預計只達180億元至230億元,比今年1月預估的280億元至330億元銳減約三成。
建設局是在參考了今年上半年頒發的合同,以及預計在今年內開展的公共和私人領域項目后,進行年中檢討并決定調整預測。
根據建設局網站的初步統計數據,今年截至7月頒發的建筑合同只達133億2000萬元,主要來自土木工程項目和住宅項目。
建設局在昨天發出的文告中解釋,下調全年的預測主要是因私人領域的建筑需求減少,加上承包商和供應商要求更多時間評估冠病疫情對資源管理和工程進度的影響,導致一些公共領域項目必須延遲至明年才頒發合同。
經調整后,今年的建筑需求預計有110億元至140億元來自公共領域的建筑合同,其余70億元至90億元則來自私人領域。
李智陞:透過不同方式扶持建筑業
建筑需求過去三年穩健增長,去年全年頒發的建筑合同更是總值335億2000萬元。建設局原本預計今年的建筑需求會保持強勁,可是冠病疫情改變了整個局勢。為避免冠病疫情加劇,迫使建筑業再次陷入停滯,建設局提醒業界保持警惕,積極防疫。該局將在明年初更新2021年和2022年的建筑需求預測。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昨天在面簿帖文指出,建設局和其他政府機構將繼續積極透過不同方式扶持建筑業,包括提供財務援助,幫企業渡過難關。
李智陞透露,他前天下午出席了由建設局和建筑業聯合委員會(Construction Industry Joint Committee)舉辦的研討會,與業界代表洽談建筑業的復工進展。
他說,與會者討論的議題包括針對業務持續性制定新的計劃與協調體制,以及科技和數碼化如何長遠協助建筑業加強韌性。“建筑業已察覺到像冠病這樣的干擾可對生意造成嚴重影響,也理解為達到可持續商業發展而繼續增強能力的必要。”
在復工過程中,建筑業仍面對重重困難。即便疫情影響了建筑進度,李智陞說,這當中仍有一線希望,建筑需求料于明年有所起色,明年也會接連有公共領域項目推出。
預計于明年頒發建筑合同的公共領域項目包括公共住宅發展項目和翻新工程、裕廊湖區發展工程、新醫療設施和跨島地鐵線等基礎設施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