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長三角一體化地下空間高質量發展藍皮書”高層次專家咨詢會在浙江溫州舉行。 胡炎楨攝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向地下要空間”已成為長三角地區發展的重要方向。長三角地區地下空間“家底”如何?該怎樣科學有序安全開發?9月11日,作為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配套子活動,“長三角一體化地下空間高質量發展藍皮書”高層次專家咨詢會議在浙江溫州舉行。會上發布“預告”稱,這些問題的終極解答將以“藍皮書”的形式,在本次峰會上正式對外發布。
據了解,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其開放程度、創新能力一直有目共睹,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據2019年公布數據顯示,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土地面積占全國的3.7%,卻聚集著全國14%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3.5%的經濟總量。這組數據也說明長三角地區存在突出的人地矛盾,并且該矛盾將在未來更加凸顯。”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主任邢麗霞說,按照規劃,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地區的城鎮化率要達到70%,在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人地矛盾將更加突出。因此,地下空間高質量開發利用對于提高長三角地區城市治
理體系、增強城市韌性意義重大。
為掌握地下空間的現狀,今年6月,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牽頭下,長三角地區啟動調研并于日前形成了“藍皮書”初稿——《長三角地下空間一體化高質量開發利用建議報告》,交由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浙蘇皖滬三省一市地質調查機構就初稿開展高層次專家咨詢。
會上,多位院士、專家建議,要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和“地下空間高質量發展”兩個主題繼續開展深入調研,用大數據弄懂“家底”,讓地下空間“透明”,讓“藍皮書”真正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地下空間科學、有序、安全開發利用的“解渴處方”。
接下來,“藍皮書”課題調研組將按照院士、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修改完善《建議報告》。最終的“藍皮書”,計劃在今年10月中旬舉行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期間正式發布。( 來源: 新華網 吳佳蔚 胡炎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