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十四五"長三角儲能產業一體化建議座談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投、華東電力設計院、浙江電科院、江蘇國網經研院等30余位專家共同對十四五期間長三角儲能產業的發展建議展開討論。大家針對長三角區域儲能產業發展所存在問題及現狀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并對"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各抒己見,針對建議書中的內容提出了查漏補缺和指導建議。
據介紹《"十四五"長三角儲能產業一體化建議書》由中國萬向集團普星聚能股份公司發起編寫,組織來自政府部門、發電集團、電網公司、科研院校的近50位行業專家學者共同完成。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作為儲能產業發展基礎最堅實、要素最集聚的區域之一,這里已經具有了建設世界級先進儲能產業集群的優勢。這里鋰電材料、儲能電池、系統集成、安裝運維已形成一定規模。特別是上海、南京在儲能產業相關的服務業(金融業)和研發測試環節起到領導和輻射作用;江蘇全域推進供給側改革,蘇錫常地區發展成為儲能系統(光伏、鋰電池、電動車等)的生產制造基地;浙江在清潔能源利用、分布式電網和微電網方面形成示范基地,為整合儲能系統、形成智能電網奠定了基礎;安徽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具有戰略性新興產業后發優勢。
推進長三角地區儲能產業一體化發展,是協同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推行綠色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不僅有利于實現長三角區域內創新要素資源集聚和共享;有利于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空間布局優化、科技協同創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還有利于增強長三角區域制造業創新力和競爭力,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天,萬向集團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獨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之一。早在1999年,已經投身清潔能源布局,大力發展電池、電動汽車、天然氣發電、風力發電等產業。
作為該集團旗下清潔能源的運營、管理和投資平臺,普星聚能股份公司業務涉及天然氣發電、風力發電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類清潔發電;綜合能源管理和運營、區塊鏈分布式能源以及售電業務;電網儲能業務。2015年,普星聚能與NECES合作進入中國儲能市場,幾年來雙方利用各自的優勢強強聯合為發電側和終端儲能用戶提供了綠色低碳和智能高效的能源服務。
據普星聚能儲能業務塊總經理趙昀介紹,建議書以長三角電力結構為基礎,闡明了長三角地區發展儲能的必要性。通過分析長三角地區現有儲能政策體系與產業結構,指出長三角地區在儲能產業上的優勢與不足,提出長三角地區儲能發展方向、突破點以及政策著力點。并通過對已有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與關鍵共性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全球競爭態勢分析,指明長三角未來應重點發展的儲能技術與應用場景,為長三角地區儲能"十四五"發展提出了示范項目、政策、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建議。
在示范項目建議部分,建議書提出了"十四五"新建儲能產業園的規劃性建設。特別是在青浦、吳江、嘉善區域建立一體化示范區規劃儲能產業園。這個項目有望成為探索打造全新升級的長三角一體化能源生態圈的突破點。
同時,建議書還提出在龍頭企業區域建立儲能產業園、儲能特色小鎮。如萬向集團目前在大力推動的位于杭州市錢塘江南岸的萬向創新聚能城,涉及儲能的應用場景包括分布式能源系統、"共享經濟"模式、追蹤動力電池及二次回收用作儲能電池、智能制造、機機對話、智能家居與智能社區服務等,將產業園與小鎮融為一體。
據趙昀先生介紹,"萬向創新聚能城"規劃占地10平方公里,十年持續投資規模將達數千億元。"聚能城"包括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電池、純電動客車、新能源乘用車四大產業板塊,是萬向轉型的大成之作。圍繞清潔能源產業,基于未來科技應用,"聚能城"將成為開放、分享的創新創業平臺。通過產業投資,實現產、城、人的融合,這里將被打造成為綠色、智能、功能完備、生活便捷的新城典范。最終目標,這里不僅將成為云上智能城市,還將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園區成為以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為核心的"雙創平臺",面向全球,整合技術和商業創意,向全球開發應用場景。
在政策保障上,建議書指出,希望制定儲能電價政策,積極構建電力市場機制;強制新能源項目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儲能;給予長三角地區儲能控制、系統集成、梯次利用、回收企業土地、建設管理政策支持,減少征地費、土地租賃費和建設管理費用支出,減免企業所得稅、退還增值稅,或直接進行財政資金補貼等建議。
最后,與會嘉賓紛紛表示通過各位專家的討論與分享,收獲頗豐,"十四五"長三角儲能產業一體化建議專家座談會圓滿落下帷幕。
中國電力報 作者: 楊娜
據介紹《"十四五"長三角儲能產業一體化建議書》由中國萬向集團普星聚能股份公司發起編寫,組織來自政府部門、發電集團、電網公司、科研院校的近50位行業專家學者共同完成。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作為儲能產業發展基礎最堅實、要素最集聚的區域之一,這里已經具有了建設世界級先進儲能產業集群的優勢。這里鋰電材料、儲能電池、系統集成、安裝運維已形成一定規模。特別是上海、南京在儲能產業相關的服務業(金融業)和研發測試環節起到領導和輻射作用;江蘇全域推進供給側改革,蘇錫常地區發展成為儲能系統(光伏、鋰電池、電動車等)的生產制造基地;浙江在清潔能源利用、分布式電網和微電網方面形成示范基地,為整合儲能系統、形成智能電網奠定了基礎;安徽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具有戰略性新興產業后發優勢。
推進長三角地區儲能產業一體化發展,是協同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推行綠色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不僅有利于實現長三角區域內創新要素資源集聚和共享;有利于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空間布局優化、科技協同創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還有利于增強長三角區域制造業創新力和競爭力,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天,萬向集團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獨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之一。早在1999年,已經投身清潔能源布局,大力發展電池、電動汽車、天然氣發電、風力發電等產業。
作為該集團旗下清潔能源的運營、管理和投資平臺,普星聚能股份公司業務涉及天然氣發電、風力發電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類清潔發電;綜合能源管理和運營、區塊鏈分布式能源以及售電業務;電網儲能業務。2015年,普星聚能與NECES合作進入中國儲能市場,幾年來雙方利用各自的優勢強強聯合為發電側和終端儲能用戶提供了綠色低碳和智能高效的能源服務。
據普星聚能儲能業務塊總經理趙昀介紹,建議書以長三角電力結構為基礎,闡明了長三角地區發展儲能的必要性。通過分析長三角地區現有儲能政策體系與產業結構,指出長三角地區在儲能產業上的優勢與不足,提出長三角地區儲能發展方向、突破點以及政策著力點。并通過對已有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與關鍵共性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全球競爭態勢分析,指明長三角未來應重點發展的儲能技術與應用場景,為長三角地區儲能"十四五"發展提出了示范項目、政策、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建議。
在示范項目建議部分,建議書提出了"十四五"新建儲能產業園的規劃性建設。特別是在青浦、吳江、嘉善區域建立一體化示范區規劃儲能產業園。這個項目有望成為探索打造全新升級的長三角一體化能源生態圈的突破點。
同時,建議書還提出在龍頭企業區域建立儲能產業園、儲能特色小鎮。如萬向集團目前在大力推動的位于杭州市錢塘江南岸的萬向創新聚能城,涉及儲能的應用場景包括分布式能源系統、"共享經濟"模式、追蹤動力電池及二次回收用作儲能電池、智能制造、機機對話、智能家居與智能社區服務等,將產業園與小鎮融為一體。
據趙昀先生介紹,"萬向創新聚能城"規劃占地10平方公里,十年持續投資規模將達數千億元。"聚能城"包括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電池、純電動客車、新能源乘用車四大產業板塊,是萬向轉型的大成之作。圍繞清潔能源產業,基于未來科技應用,"聚能城"將成為開放、分享的創新創業平臺。通過產業投資,實現產、城、人的融合,這里將被打造成為綠色、智能、功能完備、生活便捷的新城典范。最終目標,這里不僅將成為云上智能城市,還將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園區成為以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為核心的"雙創平臺",面向全球,整合技術和商業創意,向全球開發應用場景。
在政策保障上,建議書指出,希望制定儲能電價政策,積極構建電力市場機制;強制新能源項目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儲能;給予長三角地區儲能控制、系統集成、梯次利用、回收企業土地、建設管理政策支持,減少征地費、土地租賃費和建設管理費用支出,減免企業所得稅、退還增值稅,或直接進行財政資金補貼等建議。
最后,與會嘉賓紛紛表示通過各位專家的討論與分享,收獲頗豐,"十四五"長三角儲能產業一體化建議專家座談會圓滿落下帷幕。
中國電力報 作者: 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