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山東省威海市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改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威海市出臺了《威海市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到2025年,全市共改造老舊小區548個。根據計劃,今年威海市共改造老舊小區項目48個,惠及城區居民5.2萬戶。截至目前,41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發布會上,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的老舊小區是指,2005年12月31日前在城市或縣城國有土地上建成,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其中,擬對居民進行征收補償安置,或者擬以拆除新建(含改建、擴建、翻建)方式實施改造的住宅,不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范圍。
老舊小區改造分為基礎類改造、完善類改造、提升類改造三類。基礎類改造主要是拆違拆臨、安防、環衛、消防、道路修繕等;完善類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區和物業用房、建筑節能改造、加裝電梯、停車場等;提升類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區養老、托幼、醫療、家政、商業設施以及智慧社區等。
“到2025年,全市共需改造老舊小區548個,涉及26.32萬戶居民,建筑面積3078萬平方米。”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各區市要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到年底前,完成不少于總改造項目的20%;2021年至2023年,各區市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累計完成不少于總改造項目的60%;2024年至2025年,各區市開展疑難、困難老舊小區改造攻堅工作,到2025年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務。
據了解,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鼓勵實施市場化運作,吸引專業機構、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托幼、助餐、家政、保潔、購物、社區菜市場、文體等服務設施的改造建設和運營。同時,對居民基本生活產生影響且與小區直接相關的道路、管線、公廁等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可結合小區改造一并整改,實現片區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打造服務齊全、宜居便利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來源: 威海新聞網 威海晚報記者 李林)
發布會上,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的老舊小區是指,2005年12月31日前在城市或縣城國有土地上建成,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其中,擬對居民進行征收補償安置,或者擬以拆除新建(含改建、擴建、翻建)方式實施改造的住宅,不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范圍。
老舊小區改造分為基礎類改造、完善類改造、提升類改造三類。基礎類改造主要是拆違拆臨、安防、環衛、消防、道路修繕等;完善類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區和物業用房、建筑節能改造、加裝電梯、停車場等;提升類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區養老、托幼、醫療、家政、商業設施以及智慧社區等。
“到2025年,全市共需改造老舊小區548個,涉及26.32萬戶居民,建筑面積3078萬平方米。”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各區市要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到年底前,完成不少于總改造項目的20%;2021年至2023年,各區市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累計完成不少于總改造項目的60%;2024年至2025年,各區市開展疑難、困難老舊小區改造攻堅工作,到2025年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務。
據了解,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鼓勵實施市場化運作,吸引專業機構、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托幼、助餐、家政、保潔、購物、社區菜市場、文體等服務設施的改造建設和運營。同時,對居民基本生活產生影響且與小區直接相關的道路、管線、公廁等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可結合小區改造一并整改,實現片區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打造服務齊全、宜居便利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來源: 威海新聞網 威海晚報記者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