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frbuy"><input id="frbuy"></input></video>
    1. <object id="frbuy"></object>
    <u id="frbuy"></u>

  • <b id="frbuy"></b>
        1. <i id="frbuy"><sub id="frbuy"><li id="frbuy"></li></sub></i><source id="frbuy"><input id="frbuy"></input></source>
          資訊頻道
          下載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頻道 ? 行業資訊 ? 正文

          蓋房子就像搭積木,這個新職業有點酷

          來源:全球起重機械網??人氣:1549
          |
          |
          |

             構件全部預制,質量更有保障,工人只需根據數字編排操作


            蓋房子就像搭積木,這個新職業有點酷


            閱讀提示


            今年2月,“裝配式建筑施工員”正式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這一新職業的發布,讓建筑工人有了新的奮斗目標和方向,工作環境的改善,成長機會的增加,也逐漸吸引更多年輕農民工從事建筑業。


            6月的長春,正值建筑施工旺季,走進地鐵萬科西宸之光項目工地,第一印象就是整潔、人少,不像正在搶抓工期。實際上,因為采用了裝配式施工方法,不到10人僅用7天的時間就能完成一層樓的工作量,速度飛快。


            “蓋房子就像搭積木,這種新技術改變了農民工的工作方式,幫助我們向產業工人的身份轉變!”正在施工中的朱春雨高興地對記者說。眼下,裝配式建筑施工如火如荼,為工地帶來哪些變化,對建筑工人們又產生哪些影響?記者對此進行走訪。


            新技術帶來難得的成長機會


            在塔吊的配合下,3名農民工扶著預制好的墻面,對準鋼筋落下,再矯正好與地面的垂直度,不到10分鐘,一塊寬1米左右的墻面就安裝好了。


            “第一次見這種施工方式時就驚呆了,上網查資料了解到這將是建筑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后,我就想一定要把技術學到手,以后就靠它吃飯了。”朱春雨笑呵呵地說。


            3年前,剛來到萬科柏翠園項目工地的朱春雨還是打雜工,柏翠園是吉林省、長春市兩級裝配式建筑試點首個示范項目,朱春雨也第一次接觸到了裝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一有空就向老師傅們請教,并學習了網上能查到的所有資料。


            2018年9月,朱春雨來到西宸之光項目,22棟住宅樓均采用新技術,裝配率超60%,這為朱春雨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機會。此時,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學習和沉淀的他實操經驗十分豐富。


            長春萬科地鐵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土建工程師高彥雷告訴記者,如今,僅有24歲的朱春雨已經成為帶領十五六位工人負責三棟樓吊裝工作的專業技術負責人,而一般情況下,一個建筑工至少要熬上5年才能成長為普通的技術人員,是新技術給年輕建筑工人提供了難得的成長機會。


            不僅如此,新技術對老建筑人來說也是職業生涯中的重要轉折。吉林省蘇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蔣佳慧在建筑行業摸爬滾打了七八年,是從放線工成長起來的技術員,這也是他首次接觸裝配式建筑施工。


            “有幸學習這種新技術后,上升空間更大了,完成這個項目,再到其他實施裝配式的項目工地就是骨干成員了。”蔣佳慧說,如今,他每天都在主動學習,雖然累,卻越來越有動力。


            工作環境變好,收入也在增加


            “進入現場,物料都井井有條,看起來就美觀很多。”蔣佳慧表示,以前施工現場到處都是材料,粉塵與鋸末子齊飛,工人們灰頭土臉,也很耗體力。盡管工資不菲,年輕人卻更愿意去餐飲服務業。在建筑行業,工人老齡化已成為普遍現象,尤其是像放線工、木工、鋼筋工這種需要長期積累經驗的技術工種,更是稀缺的香餑餑。


            “按照傳統的建筑方法,一棟樓大概需要150個工人,現在只需二三十人,不僅人工成本大幅降低,而且都是標準化操作。”西宸之光項目工程合伙人常緒光告訴記者,傳統建筑方式以手工作業為主,存在生產效率低、建設周期長、質量通病等問題,而裝配式建筑的各構件都在工廠預制,質量更有保障,工人們只需根據數字編排,像搭積木一般進行標準化操作即可。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一塊外墻的組裝不到10分鐘就能完成,時間提效22.94%,整體耗能至少下降30%,且節水節材,綠色環保。


            “學這個不難,對年輕人非常有吸引力。”朱春雨說,為保證施工安全,項目只在白天施工,工人們的工作時間減少了,收入反而因工效快增加了。


            不過,新技術也有更精準的新要求,最難的就是鋼筋精準定位和注漿工藝,預制的墻板套孔要和預留的鋼筋完全契合,一個對不上都不行,必須保證零誤差。為此,工人們也創新了很多小方法,如利用小鏡子做輔助定位工具等。


            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密集且規律性的學習必不可少。蔣佳慧告訴記者,他和工友們每天至少保證兩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包括例會、網絡標準文件、兄弟公司交流等,從年初到現在,僅全公司范圍的學習就組織了3次。


            就業市場緊俏,前景廣闊


            “父親那一代,沒繼續讀書的年輕人都來建筑工地,到我這一代,選擇變多了,愿意當建筑工人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在新技術的促進下,農民工必然走向產業化,我覺得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建筑工地。”朱春雨說。


            2017年,住建部出臺了《“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從這一年開始,長春市通過政策引導、推進示范項目、加快產業園區建設等措施,已累計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超200萬平方米,今年計劃開工的28個項目,裝配式建筑面積就有130多萬平方米。


            “技術學習沒有傳統建筑方式那么難,因為有熟練工人手把手教,機靈好學的很快就能上手。我們今年新招的工人吳國龍,原來是力工,學了一個多月成為了信號工,負責指揮塔吊進行吊裝作業。”高彥雷說。


            據估算,吉林省目前從事裝配式建筑施工的熟練工人大概有200人,就業市場非常緊俏。為助力行業發展,長春市政府還曾專門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培育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專業化設計隊伍,開展校企合作,設置裝配式建筑相關課程,在建筑行業相關人才培養和繼續教育中增加裝配式建筑相關內容等。


            “我們目前采用的方式是現用現培養,由工程師、技術人員自己培訓,直接招成手不好找,真是太搶手了。”常緒光表示,新技術發展的時間畢竟還很短,很多人印象中的建筑工地可能還是臟亂差,觀念轉變需要時間,但肯定會越來越好。(來源: 工人日報 記者 柳姍姍)

          文中內容、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刪除!
          ?

          移動版:蓋房子就像搭積木,這個新職業有點酷

          相關信息

          • 未來10年液流電池有望進入高速增長階段
          • 1、我國儲能液流電池商場開展規劃2021年儲能液流電池因為體系價格高昂、工業配套不完善等限制要素,整體商場裝機容量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國內液流電池商場開展出現以下特色:1)商場并未商業...[詳情]
          亚洲欧美综合区丁香五月1区_欧美成人高清整片在线观着_欧美一级a码大片免费观看_无码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video id="frbuy"><input id="frbuy"></input></video>
          1. <object id="frbuy"></object>
          <u id="frbuy"></u>

        2. <b id="frbuy"></b>
              1. <i id="frbuy"><sub id="frbuy"><li id="frbuy"></li></sub></i><source id="frbuy"><input id="frbuy"></input></source>
                一本中文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另人妖 | 在线观看AV免费网址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不卡 | 久久9热re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高清性爱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