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發改委消息,陜西與青海兩省電網企業日前簽訂為期3年的《電力中長期合作框架協議》,明確了2020至2022年“陜電入青”增量電量102億千瓦時,其中2020年外送32億千瓦時。
陜西省發改委表示,此舉將有效促進物流、煤炭等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復工復產,同時在就業、供應鏈穩定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截至4月底,陜西全省全社會用電量535.2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88%。陜西電網統調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1138小時,同比降低101小時;其中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1328小時,同比降低136小時,急需通過增加電力外送規模來提高發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助力全省經濟穩增長。
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國網西北分部、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陜西電力交易中心以“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努力擴大陜電外送規模”為己任,以青豫直流通道即將投運為契機,與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達成“資源互濟、專業協作”共識,簽訂了《電力中長期合作框架協議》。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將繼續會同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主動走出去,積極聯系在迎峰度夏、迎峰過冬期間存在電力供應缺口的兄弟省市,努力擴大陜電外送規模,超前謀劃2021年電力外送事宜,持續改善火電企業利用小時數偏低、經營困難現狀。
中國煤炭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