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張江科學城建設再次跑出加速度。昨天,張江總部園和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同時開園,兩大產業園可建建筑面積達330.7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額將超過500億元,將推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三大產業“上海方案”加快落實。
張江總部園位于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域東側,東起唐黃路、西至S20外環高速綠化帶、南起三灶浜、北至川楊河,距離浦東國際機場約20分鐘車程。園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可建建筑面積達159.9萬平方米,規劃產業人口約4.52萬人。總部園將分三期開發,形成前端研發、高端制造、商業服務辦公、人才公寓等功能。建成后將和張江現代醫療器械園、張江核心區、國際醫學園區形成張江“一心”“三翼”的產業聯動發展格局。目前首批入園企業共17家,市值超過4700億元,計劃新增投資逾120億元。未來5年,將匯聚數十家頭部企業、上市公司、準獨角獸企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總部集聚區。
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位于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域,東至外環高速路、南至高科中路、西至申江路、北至龍東大道,總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可建建筑面積達170.8萬平方米,規劃產業人口約6.6萬人,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園區將通過實施“千億百萬”工程,聚焦千家企業、形成千億銷售規模、匯集十萬人才、打造百萬空間。力爭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區,不斷凸顯上海科創中心的集中度、顯示度。目前,集設園正圍繞人工智能、5G、智能駕駛、物聯網、存儲器、架構(RISC-V)等重點領域,多方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和細分領域領先企業。預計到2025年,集設園將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
活動現場,還有20個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這批項目既有產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也有上市公司和準獨角獸企業,為張江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產業新一輪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以來,張江科學城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迎難而上,化危為機,加快推動兩輪“五個一批”重點項目建設,著力培育“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重大投資項目相繼落地。據悉,今年一季度實現工業總產值662億元、稅收收入106.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6.8億元、實到外資8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
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出席活動。( 來源: 解放日報 記者 王志彥)
原標題:張江兩大高端產業園同日開園
預計總投資額超五百億元,加快落實三大產業“上海方案”
張江總部園位于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域東側,東起唐黃路、西至S20外環高速綠化帶、南起三灶浜、北至川楊河,距離浦東國際機場約20分鐘車程。園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可建建筑面積達159.9萬平方米,規劃產業人口約4.52萬人。總部園將分三期開發,形成前端研發、高端制造、商業服務辦公、人才公寓等功能。建成后將和張江現代醫療器械園、張江核心區、國際醫學園區形成張江“一心”“三翼”的產業聯動發展格局。目前首批入園企業共17家,市值超過4700億元,計劃新增投資逾120億元。未來5年,將匯聚數十家頭部企業、上市公司、準獨角獸企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總部集聚區。
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位于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域,東至外環高速路、南至高科中路、西至申江路、北至龍東大道,總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可建建筑面積達170.8萬平方米,規劃產業人口約6.6萬人,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園區將通過實施“千億百萬”工程,聚焦千家企業、形成千億銷售規模、匯集十萬人才、打造百萬空間。力爭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區,不斷凸顯上海科創中心的集中度、顯示度。目前,集設園正圍繞人工智能、5G、智能駕駛、物聯網、存儲器、架構(RISC-V)等重點領域,多方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和細分領域領先企業。預計到2025年,集設園將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
活動現場,還有20個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這批項目既有產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也有上市公司和準獨角獸企業,為張江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產業新一輪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以來,張江科學城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迎難而上,化危為機,加快推動兩輪“五個一批”重點項目建設,著力培育“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重大投資項目相繼落地。據悉,今年一季度實現工業總產值662億元、稅收收入106.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6.8億元、實到外資8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
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出席活動。( 來源: 解放日報 記者 王志彥)
原標題:張江兩大高端產業園同日開園
預計總投資額超五百億元,加快落實三大產業“上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