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30日審議市政府提交的《關于深圳市2018年1-6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記者從《報告》中獲悉,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河套地區將規劃設立離岸創新基地,探索試行科研物資便利流動政策和藥品醫療器械特殊監督政策,打造科技創新政策高地。
試點將外企納入商事登記“多證合一”
《報告》表示,1-6月,深圳實現生產總值11009.4億元,增長8%,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創新動能進一步增強,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城市建設管理取得顯著成效,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在安排下半年工作的舉措中,《報告》指出,將抓好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其中,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準備試點將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備案事項整合到商事登記“多證合一”,推動深港跨境商事登記電子化;在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將打造建設投資項目審批“深圳90品牌”,實施試點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將落實國家、省稅費減免政策,實現制造業用電成本下降10%,全年為企業減負1300億元以上。
在河套地區規劃設立離岸創新基地
《報告》透露,深圳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構建開放協調發展新格局。
其中,將加快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開發建設,出臺支持前海開發開放若干措施,全面深化自貿片區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改革,落實好前海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政策,加快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設;將高標準建設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加快編制并實施深方園區總體規劃和空間、科技產業等規劃,在河套地區規劃設立離岸創新基地,探索試行科研物資便利流動政策和藥品醫療器械特殊監督政策,打造科技創新政策高地。
加快機場第三跑道規劃建設
在城市建設方面,《報告》表示,下半年,將加快規劃建設改革開放博物館等一批標志性大型綜合場館,打造城市新地標。推進城市大交通建設,謀劃一批新的戰略通道,加快機場三跑道、沿江高速前海段下沉、新會展中心周邊交通配套、深惠城際軌道、西麗高鐵樞紐、贛深客專、深中通道、外環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開工建設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
此外,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將深入開展城中村整治行動,完成600個以上城中村綜合治理,實施環衛精細化管理,改造提升城中村水、電、氣、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
建34所中小學新增5萬個以上公辦學位
《報告》表示,下半年將聚力補齊民生短板。在教育方面,針對教育領域突出問題持續用力,開展各片區學位缺口情況摸底,采取科學調配、分類疏導等方式緩解“入學難”問題,全年將建34所中小學、新增5萬個以上公辦中小學位、新建150所新型公辦幼兒園。
同時,綜合考量深圳人口結構、公共服務承載力以及財力可持續發展,優化完善符合深圳實際的人口和入學政策。在醫療衛生方面,將加快提升醫療供水水平,推進醫聯體、醫保支付方式和公立醫院改革,加快市第二兒童醫院、市大鵬醫院等項目建設,完成新增病床2000張、養老床位1000張以上的工作任務。
在住房保障方面,將深入實施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在“1+N”住房政策體系設計中謀劃制度創新,動員社會資本參與安居房和人才保障房等建設,完成新開工及籌集人才和保障性住房8萬套、供應4.6萬套等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