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生產的86米超長鋼制臂架泵車,采用的超強鋼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強度高達1800兆帕。”位于湖南長沙的三一展覽館內,三一集團董事梁林河向參觀者介紹說,該泵車創造了臂架最長、臂架節數最多、泵送速度最快三項世界之最。
它只是長沙工程機械“成績單”上的其中一筆。長沙是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產品品種門類最齊全、知名企業聚集數量最多的區域。混凝土機械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0%、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7%,起重機械、挖機產量中國第一。全球工程機械50強有4強在長沙崛起,中國工程機械前5強長沙占了3強。
目前,長沙正著力把工程機械產業打造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位于長沙的三一重工“18號廠房”,是亞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車間。通過工業互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和大規模應用,車間生產線數分鐘就能下線一臺產品,人均效率提升了400%,人均產值提高24%。
梁林河表示,數字化工廠技術已在三一10多個業務單位得到應用,很好地應對了工程機械企業多品種、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壓力與挑戰。
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因設計復雜,涉及專利多,相關技術長期被西方壟斷。但短短幾年內,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就實現了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的自主制造。
“目前,這一機器國內市場占有率在85%以上。”鐵建重工宣傳品牌部部長麻成標說。
“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優勢明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長沙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黃滔認為,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優質企業,以及眾多工程機械專業化研究機構和科研院,是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基石與推力。
而面對配套件企業發展相對落后和產業鏈不強的“短板”,長沙也“重拳出擊”,建立了“市領導聯點機制”“產業鏈服務保障機制”“產業鏈精準招商機制”等,根據每個產業鏈發展定位,在全球范圍內引商、引人、引資。
預計到2020年,長沙市工程機械產業產值有望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長沙市政協主席、工程機械產業鏈“鏈長”文樹勛表示,長沙工程機械行業不僅要“眾星捧月”,做強做大龍頭企業;還要“星羅棋布”,提升工程機械本地配套率,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形成長沙產業鏈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