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驕陽似火。在河北省工業重鎮唐山,項目建設如火如荼:6月30日,總投資360.2億元的21個省、市重點項目和總投資304.1億元的126個縣級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在省、市重點項目中,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產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業項目占到一半以上。
“工業是唐山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富民之要。努力建成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唐山指明的方向,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在唐山市委市政府近日召開的全市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推進大會上,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王浩明確提出,全市上下必須強化擔當,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唐山作出的“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重要指示和省委對唐山提出的“兩個率先”要求,全面加快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建設步伐,以新型工業化奮力開創唐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唐山市將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做強支柱產業,做大新興產業,做優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工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構建創新發展能力強、綠色發展能力強、融合發展能力強、支撐帶動能力強、產業競爭能力強、持續發展能力強的“4+5+4”現代產業體系。即做強精品鋼鐵、裝備制造、現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裝配式住宅四大支柱產業,做大智能軌道交通、機器人、電子及智能儀表、動力電池、節能環保五大新興產業,做優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新興信息服務、研發設計四大生產性服務業。到2020年,初步構建起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的框架;到2025年,基本建成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到2035年,建成高質量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
傳統支柱產業是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的基礎,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推動傳統產業由大到強,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為此,唐山市提出,抓好精品鋼鐵產業,通過降總量、優布局、提品質、延鏈條、治污染,推進由唐山鋼鐵冶煉大市向鋼鐵產業大市和鋼鐵產業強市轉變;抓好裝備制造產業,依托鋼鐵產業,向下游延伸,依托海洋優勢,在發展海洋重工產業上實現突破;抓好現代化工產業,堅持安全、集聚、綠色、高端發展方向,實現從傳統化工到現代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的產業演進;抓好新型建材及裝配式住宅產業,突出新型、綠色、高端、優質,培育建筑建材產業鏈條。同時,著力在做大新興產業上攻堅突破,下大力做大軌道交通裝備、機器人、電子及智能儀表、動力電池、節能環保五大新興產業,促其盡快成長壯大,形成撐起唐山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此外,還要圍繞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著力做優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新興信息服務、研發設計四大生產性服務業,為工業轉型升級注入活力、提供支撐。
為強力推進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建設實現新突破,唐山市明確了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基地建設的“六條路徑”:一是堅持破立降并舉,走結構優化之路。繼續堅定不移在“破”上出重拳、在“立”上求突破、在“降”上動真格,調優三次產業結構和工業內部結構,加快產業邁向中高端。二是堅持創新驅動,走動能轉換之路。大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突出科技、人才、金融的全方位支持,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突破和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備先發優勢的引領型創新企業,加快實現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三是堅持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之路。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加快工業綠色、低碳和循環發展步伐,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安全智能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四是堅持融合互動,走智能化發展之路。一方面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協調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另一方面堅持港口發展帶動產業集聚、產業發展帶動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港產城融合互動發展。五是堅持開放合作,走協同共享之路。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力度謀劃和推進改革開放,充分發揮深水大港等優勢,依托自貿區和內陸港建設,積極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努力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和產業鏈延伸項目,培育一批具有帶動性的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打造轉型發展新優勢。六是堅持科學布局,走集聚集約之路。結合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優化園區布局,有序推動鋼鐵、化工等產業向沿海臨鐵布局,引導重大項目向園區布局、優勢產業向園區集中、生產要素向園區聚集,構建形成區域特色化、布局合理化、生產集約化、產業高端化、設施一體化的現代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