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沈陽是什么樣子?沈陽在市政交通、城市環境、城區功能等方面都會有哪些具體的改善?去年12月中旬,作為我國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試點城市之一,沈陽市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民意征集活動已全面展開。短短一個月時間,有30多萬市民參與征集,執筆描繪沈陽未來的“設計圖”。
昨日,記者采訪到市政協委員、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毛兵,他說,沈陽新版城市規劃正在進行中,這次規劃的最大亮點就是開門辦規劃,目前已征集到30多萬市民的意見,其中很多都很有借鑒性,大家關注點集中在城市的交通、教育、醫療、產業轉型、科技創新發展、人才引進等方面,下一步還要將規劃帶進市人大、市政協會議中,聽取代表和委員們的建議。
另外,毛兵還就此次規劃的思路、目標、方向做了詳盡解讀,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到沈陽這座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規劃將建立“一張藍圖”,力爭將沈陽建成“四個中心”
毛兵表示,新一版的城市規劃正在進行中,這次城市規劃的期限是2017年到2035年,遠期到2050年。本輪總體規劃是以《沈陽振興發展戰略規劃》為引領,堅持規劃統籌和統籌規劃原則,以“多規合一”改革為手段,利用空間規劃信息化平臺,建立“一張藍圖”,構建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實施、監管“三位一體”體系,推進沈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再上新臺階。
規劃的目標是要把沈陽建設成“四個中心”,即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東北亞先進裝備智能制造中心、東北亞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
2035年沈陽城市品質計劃達到首爾水平
此次規劃把沈陽放在世界經濟環境中進行定位發展。城市品質計劃達到國際化標準,沈陽在東北亞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全面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達到首爾水平,經濟發展指標、民生指標和環境指標等各方面都將達到東北亞一流城市水平。
在城市產業轉型方面,科技創新是核心,城市發展的驅動力之一也是科技創新,因此,今后沈陽將發揮人才、科技、教育、文化的優勢。但是,毛兵也指出,目前沈陽的科技能力比較強,本地轉化能力卻較弱,這也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毛兵還強調,這次規劃劃定了發展邊界、生態邊界和生活邊界,今后城市建設將嚴格按照規劃內容來落實工作,杜絕隨機性。
計劃在桃仙機場建交通樞紐連接航空、鐵路、軌道交通
在談到新版城市規劃的具體內容時,毛兵舉了城市交通規劃方面的例子。他表示,沈陽計劃優化交通總體布局,打造成東北亞交通樞紐,特別是要發揮一帶一路東通道樞紐的作用。因此,未來沈陽計劃集中建設幾個零換乘的重大樞紐中心,在城市的東、南、西、北方向均有建設規劃。
據了解,沈白高鐵今年預計開工建設,這條沈陽到長白山的高速鐵路,不僅將沈陽和吉林連接起來,還在桃仙機場設置了高鐵站,地鐵未來也將直達機場,因此,沈陽也在桃仙機場規劃了交通樞紐的建設,樞紐中心將鐵路、航空、城市軌道交通無縫對接。屆時,全國各地要去長白山的旅客,就可以先乘飛機到桃仙機場,然后乘坐高鐵去長白山,這也將發揮沈陽作為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