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文體旅游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足球協會等多部門于11月8日聯合印發《深圳市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實施方案》,深圳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將全面提速,到2020年,深圳市足球場地數量將超過900塊。
結合實際,政策引領
足球場地少,一直是困擾深圳足球發展和普及的關鍵因素之一。截至2016年底,深圳全市共建有各類足球場地592塊,平均每萬人(常住人口)僅擁有足球場地0.5塊。從區域分布看,全市足球場地將近一半集中在寶安區和龍崗區,兩區共建有274塊足球場地,占全市10個區的46%;人口密集的羅湖區和龍華區,只有足球場地53塊,數量相對不足。從系統結構看,教育系統共建有383塊,占全市總量的65%,足球場地社會化程度不高。
為加快深圳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普及推廣足球運動,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提高深圳市足球競技水平,根據《全國足球場地建設規劃(2016—2020年)》、《廣東省足球場地建設規劃(2016—2020年)》和《關于支持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粵建規﹝2017﹞90號),結合深圳實際,由多部門聯合制定《深圳市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實施方案》。
目標明確,分工細致
為從根本上改變深圳足球場地匱乏的弊端,《實施方案》明確表示,通過科學規劃,加快建設,足球場地設施利用率和運營能力有較大提升,群眾健身需求得到不斷滿足,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提高,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覆蓋面廣、普惠性強的足球場地設施網絡。到2020年,全市足球場地數量超過900塊,其中新建足球場地至少達到308塊,平均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達到0.6塊以上,有條件的區(新區)達到0.7塊以上。其中,新建校園足球場地52塊,新建社會足球場地246塊,新建專業足球場地10塊。加快建設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鼓勵有條件的區采用新建或改建的方式,建設可承辦國際A級賽事的足球場地。
在組織實施方面,《實施方案》也進行了細致分工,將足球場地設施規劃建設納入深圳市足球改革發展總體工作計劃,由市足球振興聯席會議重點研究解決規劃建設中的問題,確保完成建設任務。市級教育系統、市級城管系統、市級體育系統、規劃國土系統以及全市各區,都明確了建設任務、建設責任單位以及目標進度,并由市文體旅游局牽頭,建立跟蹤監測考核機制,及時向市足球振興聯席會議匯報全市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進度情況,督促各有關部門、各區政府依照《實施方案》及時推進各項工作。
保障到位,充分利用
為保證足球場地規劃建設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實施方案》還規定,各部門和全市各區在用地指標、規范建設管理、優化審批、綜合利用、日常運營管理等方面加強指導,全力支持。
資金方面,除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大力支持基礎性、公益性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外,《實施方案》還希望能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企業、個人和境外資本投資建設、運營足球場地,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采用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委托管理、PPP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設運營足球場地。
此外,《實施方案》還要求各級教育、體育部門要切實推動全市校園、公共足球場地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各級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足球場地向市民開放。通過科學規劃,加快建設,使足球場地設施利用率和運營能力有較大提升,使群眾健身需求得到不斷滿足,使足球運動場地的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提高,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覆蓋面廣、普惠性強的足球場地設施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