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日前聯合印發《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決定從2016至2018年,重點推進303項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涉及項目總投資約4.7萬億元。其中,沈丹鐵路既有線的電氣化改造工程“榜上有名”,投資約57億元,改造沈陽至丹東(含遼陽至本溪)段鐵路既有線共407公里。有著百年史的沈丹鐵路,三年后將告別“內燃機時代”,進入電氣化時代。
中國工業報記者從丹東市鐵建辦了解到,獲得批復的沈丹鐵路既有線電氣化改造工程已被列入遼寧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是丹東市今年重點推進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改造工程涉及丹東境內鐵路線120余公里,投資約30億元,按照“國鐵I級、單線”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40公里/小時。目前,項目已完成預可研、可研及初步設計工作,正在進行施工設計,預計將于今年底開工建設,建設工期30個月,2019年全部改造完畢。
沈丹鐵路電氣化改造后,將大大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和運輸能力,節約能源,降低運輸成本。目前,沈丹鐵路由內燃機火車頭牽引,會排放有害氣體,噪音也很大。而電力機車不僅減輕鐵路運輸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而且系統穩定性、安全性、運能都將大大提高,乘客乘坐舒適度也會提升。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根據《沈丹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初步設計方案》,改造后的沈丹線牽引質量將達到4000噸,較改造前的2000噸翻了一番。由此計算,改造后的沈丹線年貨物運輸能力將由1500萬噸提高至3000萬噸以上,大大提高貨物運輸能力和通過能力,丹東作為東北三省及蒙東地區出海大通道的地位將得到顯著提升。
丹東市鐵建辦負責人表示,此次電氣化改造涉及通遠堡、林家臺、長虹、中興、一面山、鳳凰城、湯山城、五龍背共8座車站的到發線。因鐵路貨運能力提高,原有的到發線不能滿足擴大運能后貨運列車的裝卸作業需要,需要將原有車站的到發線有效長度延長至850米。其中,一面山站、湯山城站、五龍背站還將考慮預留復線設計。同時,此次改造還將把丹東境內7個平交道口改造成立交道口,鐵路與公路將再無“交集”,既提高了安全性,也提高了鐵路運輸效率。改造不影響客運列車的正常運行和站點??俊?/p>
丹東是“一帶一路”和東北東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對沈丹鐵路既有線的改造,將大大釋放物流潛力,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對于丹東港提升吞吐能力、東北地區物資進出口、提高東北地區經濟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丹東市將搶抓這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強化集裝箱、快捷、重載等運輸網絡,形成高效率的貨運物流大能力通道,擴大有效供給,加快發展以丹東港為重點的港口商貿物流建設,打造鐵路物流集散基地,為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開放型城市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