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鐵隧道集團負責施工的云桂鐵路(云南段)第一長跨谷拉河大橋提前實現合龍,彰顯了中鐵隧道局作為隧道施工專業局在橋梁施工方面的實力。為線路無砟軌道鋪設預留了充分時間,也為云桂鐵路全線按期通車創造了條件。
全長358.93米的谷拉河大橋,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剝隘鎮境內。
大橋采用(72+136+72)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跨越谷拉河,是谷拉河上首座鐵路大橋,是云桂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咽喉”工程。橋體主跨136米,為云桂鐵路(云南段)最大跨度橋,是一條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嚴的一座橋梁。
谷拉河為水庫庫區,施工段山體為V字形山谷類型,大橋2、3號墩為連續梁主墩,均位于河中,2號主墩左側和3號主墩右側緊鄰自然山體,巖面傾斜坡度大,需要在水下進行承臺施工。
大橋設計時充分考慮內河通航要求,設計橋下航道等級為IV級,橋位處單孔雙向最小通航凈寬為121.73米。
大橋施工克服多項難題提前工期一個月實現大橋合龍
谷拉河大橋于2010年7月開工建設,由受國家鐵路投資政策影響,云桂鐵路曾一度停工。2011年底中鐵隧道集團再次入場,由其下勁旅中鐵隧道三處負責施工谷拉河大橋施工。2012年10月初業主批復大橋復工,大橋全面進入施工階段,并于2013年7月16日,全部完成主墩水中鉆孔樁,進入承臺施工。
在2013年施工中,由于受水位變化、地質復雜等因素影響,僅完成3號墩承臺施工。總體施工進度滯后,被云桂鐵路公司列為關鍵節點進行重點監控。同時,業主要求大橋主體工程必須于2015年9月25日完成施工。
由于受庫區水位影響,每年大橋水中施工僅為4月至7月三個多月時間。2014年底大橋建設進入了攻關階段,然而受當地自然氣候連續下雨影響,谷拉河水位不斷升高,遠高于214米設計施工水位,最高達到228米,給2號墩承臺施工帶來極大困難。
在施工中,中鐵隧道集團建設者完成了施工平臺提升與加固,克服了主墩承臺施工因水位上升的超深度水下爆破困難,完成了水下承臺的清底。修復了因水下爆破造成的圍堰鋼護筒損傷,攻克了因暴雨導致2號主墩左側山體坍塌引起的圍堰鋼護筒偏移問題,實現了圍堰鋼護筒精確投放定位。創造性地采用了鋼板樁圍護承臺懸空段,實現了承臺混凝土的順利澆注。
通過中鐵隧道集團三處參建員工的共同努力,中鐵隧道集團云桂鐵路第四項目部克服了因水位上升帶來的深水中施工的系列難題,比業主規定工期提前一個月完成了大橋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