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中旬開始,全球造船業界新造船價呈現下降趨勢。在此背景下,根據展望,這樣下降趨勢可能持續到今年、甚至到明年。
全球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表示,今年,新造船價或明顯下降,一般新造船價動向相比造船廠手持訂單量變化約晚6~12個月,造船廠在手持訂單量達到頂峰時提出要求最高價,與此相反,手持訂單量下降到最低點時降價。
摩根士丹利并表示,考慮到眼下的船舶訂造速度和航運市場狀況,在今年剩余時間里,很難期待船舶訂造趨勢實現轉為增長。今年1月,全球造船業界的手持訂單量同比下降4%,而且,4月,同比竟下降10%,如此,下降趨勢日益明顯而加快,在此情況下,以后也可能持續保持下降趨勢。
摩根士丹利分析,因為手持訂單量持續下降,所以今年新造船價下降壓力也或持續下去,考慮到上述的手持訂單量變化及船價動向關系,明年的船價可估計持續下降。
目前,集裝箱船及油輪領域訂單量基本穩定,不過,散貨船領域訂單量呈現猛降趨勢,而鉆井船等海工(Offshore)及LNG船、LPG船領域呈現弱勢。如此,新造市場大體持續呈現下降趨勢,在此背景下,據估計,造船廠為了確保工作量,而開始下調船價。
此外,據經紀業界也估計,目前,除了油輪及集裝箱船以外,新造市場大體呈現限制性的增長趨勢,而2017年以后泊位檔期還未排滿的造船廠有可能積極展開廉價接單攻勢。
Intermodal公司表示,眼下新造市場需求基本呈弱勢,因此新造船價也有望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像油輪那樣受歡迎的船種也可能呈現船價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