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PEC峰會前最后一個亮相的專業部長級會議,昨天舉行的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財長會議將如何推動亞太區域務實合作,尤其是亞太區域的互聯互通作為討論的重頭戲。其中,促進基礎設施投融資合作成為最大的亮點。
主持此次會議的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會前說,今年APEC財長會把促進基礎設施投融資合作作為一個重點領域,并將在推廣基礎設施PPP(公共-私營部門伙伴關系)模式方面形成系列具體成果。
簡單來說,PPP模式就是政府為了建設基礎設施項目向社會力量或私人組織購買服務,中國在這方面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幾年內,中國高鐵、高速公路、港口的建設規模高居世界首位,在這一過程中,一般是國家資本啟動,而之后很多項目都有私人資本參與。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對本報記者說,中國提出金融資本和基礎建設的結合,是將中國的經驗分享給亞太。“PPP模式從去年提出到今年力促落實,其實質就是基礎建設融資渠道的一種突破。”
對于大項目建設,國內高層也明確,不能只靠國家投資“單打獨斗”,要拿出市場前景好的項目和競爭性業務吸引民間資本共同參與。“PPP就是一個平臺、一個機制,吸引工商界、私營部門的資金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中來。”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新興經濟體研究室主任沈銘輝對本報記者說。
此外,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艾倫·博拉德在會議期間透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雖未納入正式議題,但是在非正式背景下已經進行了討論。今年9月27日,《籌建亞投行的政府間框架備忘錄》草案終稿出爐,注冊資本金有望達1000億美元,未來該機構將致力于修建區域性的基礎設施?! ?ldquo;未來在推進區域建設中,亞行、世行仍將發揮作用,但亞投行的成立將對支持亞太地區建設起到積極作用。這將是未來基礎建設項目融資的另一大渠道。”沈銘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