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抵達科倫坡,開始對斯里蘭卡進行國事訪問。
在對斯里蘭卡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習近平在斯里蘭卡《每日新聞》報發表題為《做同舟共濟的逐夢伙伴》的署名文章。
文章中說到,我們要鞏固睦鄰友好,做互利共贏的發展伙伴。斯里蘭卡諺語說,教人學會捕魚,能使之永遠不受饑餓。中方將把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落實到對斯里蘭卡合作的各領域,努力使中國發展更好惠及斯里蘭卡人民。中國將繼續為斯里蘭卡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促進斯里蘭卡產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中國企業在斯里蘭卡承建的漢班托塔港口、普特拉姆燃煤電站等項目,將有助于斯里蘭卡增強自身發展能力。
中國港灣有限責任公司透露,習近平訪問期間,中國和斯里蘭卡共建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將簽約,一期工程將于今日開工。
中方參建海外港口串起海上絲綢之路
中國并不僅對斯里蘭卡的港口感興趣。2010年,中遠集團旗下的中遠太平洋向希臘政府支付了5億歐元(當時約合49億人民幣),租下半個比雷埃夫斯港。2012年,中國接替新加坡港務局掌握巴基斯坦境內唯一深水港瓜達爾港。2013年,中國投資100億美元在坦桑尼亞的巴加莫約修建非洲最大港口。同樣是2013年,據報道中國向伊朗提供6000萬歐元(約合4.83億元人民幣),用于升級位于伊朗與巴基斯坦邊境的恰巴哈爾港。
此外,緬甸實兌港、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等港口也有中國資金和技術身影。
中國在海外投資建設港口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互利互惠,共同發展。所以,除了港口項目外,中國也會給當地帶去大量投資。比如,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項目不僅僅是一個裝卸碼頭,而是一個大型的依托港口建成的“未來城市”,有CBD商貿區,也有希爾頓酒店等標志性建筑。同樣,中國在馬爾代夫也有一個大型住宅區“中國城”項目。
目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消費能力的提升都需要有足夠的資源用以消耗。而石油、天然氣的重要性尤為突出。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近日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達到58.1%,預計2014年將達58.8%。所以保障石油運輸航道的安全則顯得尤為重要。
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靠近中東產油區,伊朗的恰巴哈爾港可以運輸本國產的石油,坦桑尼亞的巴加莫約港口也能將產自安哥拉和南蘇丹的石油裝桶運輸。斯里蘭卡的港口處于整個航線的中間位置,在這里停留補給是最好的選擇。而巴基斯坦、緬甸的港口如果建成,則可以在這里卸貨,通過管道或鐵路進入中國境內,避免了通過馬六甲海峽的遙遠路途與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