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長江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長江經濟帶沿線的7省2市提出目標和要求,重點提出優化布局長江沿江化工園區,合理控制上游地區沿江石化、化工產業發展等。
記者從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獲悉,目前長江沿線共布局化工園區62個,生產企業約2100家,生產和運輸的危化品種類多達250余種。
最新出臺的《方案》,對危化物品運輸,以及沿線化工園區布局等方面,均提出了具體要求。《方案》提出四個方面目標,包括長江沿江化工園區布局優化,合理控制上游地區沿江石化、化工產業發展;長江沿線取水口水源保護區防控措施完備;長江危險化學品運輸動態監管信息互聯共享;長江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運輸等相關裝備設施、人員素質及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適應安全發展需要。
針對沿線化工產業,《方案》要求綜合考慮長江水系生態環境承載力、沿江飲用水源保護、運輸安全等因素等,盡快研究完善長江危險化學品產業布局規劃;另外,規范長江兩岸化工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優化石化、化工產業結構。
對于已建沿江化工園區以及危險化學品裝卸、倉儲設施,對其安全風險與應急能力進行評估,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體系。
《方案》還提到,根據沿江化工園區布局、碼頭數量分布等,加快危險化學品船舶專用錨地、船舶洗艙水接收處理基地等配套設施建設,并鼓勵社會和企業投資建設洗艙水接收處理基地。
對于目前的長江航運情況,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長航局將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綠色港口、生態航道、新能源船舶等。此外,還將嚴格控制污染源頭,加快建立完善船舶流動污染源控制和港口污水處理制度。同時,他們還將提升長江岸線、水域錨地和陸域用地的集約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