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強市”的發展戰略下,鐵嶺市逐步建立以專用車、換熱設備、起重機械等產業為主體的12大產業集群。為了保證產業集群能夠可持續發展,并成為更多企業成長壯大的“搖籃”,鐵嶺市委、市政府確立以科技創新驅動工業經濟發展的思路,近兩年先后在專用車、換熱設備、起重機械等9個重點產業集群中搭建公共科研技術服務平臺。所謂公共科研技術服務平臺就是構筑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引進先進科研成果、技術工藝,建立起科技信息網、專家庫、項目庫、產學研合作信息庫、大型儀器數據庫,為企業開發新產品、引進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供全面服務。
礦山機械制造產業集群之所以成為調兵山市工業發展的主導產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調兵山市強化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積極協助各重點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校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并建成礦山機械制造產業基地研發中心,提升了礦山機械產業集群整體的競爭力。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礦山機械產業集群各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去年,雖然整個行業并不景氣,但新產品占領了新市場,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礦山機械產業集群內共簽約、引進項目85個,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12.4億元,同比增長81.3%。
龐大集團、曙光集團、中歐集團、舒瑞普等裝備制造企業落戶鐵嶺專用車、換熱設備、礦山機械制造產業基地后,都充分利用各產業集群的公共科研技術服務平臺,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遼寧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依托科技平臺研發新產品,改造提升傳統產品結構,先后研發成功鉆井深度為7000米至9000米的鉆機車、撬裝模塊化鉆機等技術含量高的新產品,現在,新產品已占其全部產品比重的60%以上。
現在,在鐵嶺市12個重點產業集群中,已經有9個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7個進入省重點產業集群行列。其中專用車生產基地、換熱設備產業基地和石油裝備特色產業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火炬技術特色產業基地,起重機械產業基地被評為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