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地鐵2號線正線雙向約45公里的軌道全部鋪設完畢,實現“軌通”,它正按照2013年10月試運行的目標全力推進。而1號線也有望于2013年實現“洞通”、“軌通”。到2014年底,1、2號線將在長沙搭建起地下交通“黃金十字”。
長沙地鐵是省、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作為未來疏導長沙城區交通的“大動脈”,它承擔著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緩解交通壓力,增強城市承載功能的重要作用。
軌道交通進入建設拉動期
據悉,長沙市委、市政府確定建設由12條線路構成的地鐵軌道交通網絡,總長度將達456公里。其中1-6號線為骨干線,7-12號線為補充線。計劃到2020年,基本形成長沙軌道交通線網骨架。
據長沙市住建委主任、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陳魯青介紹,長沙在2008-2015年,將首先建成軌道交通1、2號線一期工程。兩線路總長45.92km,估算總投資221.71億元。此外,“十二五”期間還將陸續建設3至4條地鐵線。如果算上湖南的盤子,長株潭城際鐵路已在2010年內開工,長常、長瀏、長岳城際鐵路和西環線已開展前期工作,軌道交通進入旺盛的建設拉動期。
長株潭軌道交通形成共贏格局
隨著地鐵網絡的逐漸形成,隨著中鐵軌道集團自主研發的盾構機在長沙成功下線,國內先進水平的產品將為長沙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增添重要砝碼。
在長株潭兩型社會的強力推進背景下,產業集群優勢更是不可忽視。株洲、湘潭軌道交通產業規模目前達到全國20%以上,成為國家軌道交通產業的重要集聚區。“長沙是長株潭融城的中心,長沙軌道交通產業一定能在全國找到屬于自己的產業地位,最終形成三市共贏的大格局。”長沙市一位主管工業的相關領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