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一艘500噸級的起重船在長沙船舶廠新址下水,這是湖南地區最大起重能力的工程船,填補了該省打撈行業的空白。此船投入運營后,將大大提高該省大型水上施救能力和該省海事監管搜救水平。同時,這艘船也是該廠遷建望城區靖港鎮后出廠的第一艘船舶。
長沙船舶廠黨委書記、廠長王勇說,這艘500噸級起重船具有三大特點,一是起重能力強,設計的起重參數涵蓋了目前湖南水域船舶空船重量;二是起重系統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計算機控制管理系統,可快速對現場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并實時監控、記錄臂架工作數據,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和穩定性;三是臂架設計完全是自主設計,主鉤起重量為2×230噸,起升高度21米,副鉤起重量1×150噸,起升高度為32米,即可提高到10層樓高左右。王勇說,這艘船系省地方海事局、省水上交通(海事)支持保障系統救助打撈工程船,造價2000多萬元。
“此次建成下水的500噸級起重船是湖南省水上交通(海事)支持保障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肖文偉說,這艘起重船總長60米,設計起重能力達500噸,是該省目前起重能力最大的工程船舶,主要用于該省主要干流及洞庭湖水域水下沉船、沉物的打撈作業,事故船舶救助等,該船投入使用將使該省具備大型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能力,填補該省大型水上施救裝備的空白,大大提高該省大型水上施救能力,也將極大提升該省海事監管搜救水平。同時,湖南省地方海事局相關人士透露,全省將分別在長沙、岳陽、常德和衡陽建四個水上救援基地,此次下水的這艘船是湖南省水上交通(海事)支持保障系統工程中一期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
建廠于1950年的長沙船舶廠是該省最大的重點船舶生產基地,具有沿海及內河各類船舶的一級類生產資質和甲類設計資質等,省內最大的超豪華游輪挪亞游輪就出自該廠。據悉,長沙船舶廠遷建投產后,船舶建造能力達6000噸級。隨著湘江綜合樞紐的建成,該廠將迎來發展的最好時機,可以更好地服務湘江“黃金水道”,為湘江水運提供強大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