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6日,“第二屆(2012)全球起重機峰會暨中國吊裝百強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的全球起重機領軍企業高層,與來自中國核工業、冶金、電力、石油、石化、建筑工程及市政領域的逾百家吊裝領域標桿企業及用戶齊聚一堂。峰會上,新一屆“全球移動式起重機10強”榜單與業內首個“中國吊裝企業百強”榜單同時發布。
2012年以來,世界與中國經濟走勢依舊顯示出若干不確定性。史無前例的挑戰之下,全球以及中國起重機產業需要更快、更徹底地實現升級與轉變。
“第二屆(2012)全球起重機峰會暨中國吊裝百強大會”上,全球起重機產業領軍企業齊聚最大的起重機市場,論道行業未來發展。以利勃海爾、徐工集團、馬尼托瓦克、特雷克斯、中聯重科等為代表的來自全球起重機行業領軍企業的高層,就產業走勢、市場變化等進行了深入探討與碰撞。
作為本屆峰會最大的亮點,中國吊裝施工領域首份用戶榜單——“中國吊裝百強排行榜”正式發布。百強榜單中聚集了來自中國核電、冶金、電力、石油、石化、市政等領域最具實力與代表性的施工企業與用戶。大會上,百強企業與用戶就未來中國經濟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各個領域的發展、對吊裝施工各個細分板塊的運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
揭曉首屆“中國吊裝百強”榜單的同時,本屆峰會再度推出“中國吊裝國有10強”及“中國吊裝民營10強”排行榜。
過去幾年來,中國經濟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中國吊裝施工領域的全速成長。與此同時,通過多年的不斷積累和自我升級、創新,來自各個細分領域的吊裝企業,也不斷推動著中國經濟的全面發展。特別在核電、石油石化等領域,大型主流企業憑借世界領先的設備與工藝,順利地完成了若干大型以及超大型工程項目施工;借此不僅繼續引領著中國吊裝施工領域的發展,更成為全球建設領域的新標桿。
在峰會新近發布的“2012全球移動式起重機10強”榜單上,中國起重機制造企業再度證明和展示了自身實力。徐工集團、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再度入榜。其中,徐工集團榮升榜單首位;中聯重科位列第四,較上年提升一位;三一重工位列第七。
業內人士認為,“2012年全球移動式起重機10強”排行榜,以一輪嶄新的數據證明了移動式起重機行業開始以不同過去幾年的姿態,迎接一個令人期待的時期。
本年度,全球移動式起重機10強企業銷售總額達到130.21億美元,這一數字較上一年實現了15.37%的增長。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10強企業銷售總額首度實現正增長。
在令人欣喜的整體形勢之下,過去一年全球不同區域的市場,呈現出來的活躍程度卻參差不齊。在歐洲,受歐債危機的拖累,除了德國等個別國家和地區外,市場依然疲弱乏力。同樣身為發達市場的北美,在這一年以青云之姿反轉向上,沖出了過去幾年負增長的牢籠,重新成為全球移動式起重機企業在新興市場之外的又一架引擎。尤其對于歐美移動式起重機企業而言,北美市場的復蘇無疑是一劑重振精神的強心劑。
亞太地區在過去一年,不同“國情”導致各國的市場狀況出現分化。在日本,因日元的持續升值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營商環境繼續承受挑戰。盡管如此,災后重建和私人投資的增加依然帶動了日本市場的明顯增長。在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持續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這一地區的起重機需求一直在穩步擴大。在澳大利亞以及俄羅斯,過去一年市場也頗顯朝氣。
在體量最為龐大的中國市場,受緊縮政策影響,市場增長幅度遠遠小于此前預期。盡管如此,中國地區全行業銷售額、利潤總額等指標仍創下歷史紀錄。
從10強企業來看,增幅最大的是四家日本企業,平均增幅達到33.45%。其次為三家中國企業,平均增幅為23.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工集團——這家多年來始終領銜中國工程機械的企業,本年度以24.95億美元的營業業績,首次登上全球移動式起重機制造商排行榜的至高處。或許這意味著,以徐工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真正開始踏上爭霸全球起重機行業的征程。
近兩年,依托中國經濟,中國起重機產業快速成長壯大。身為領跑者,徐工集團一直引領整個產業產品、技術、運營模式的發展與升級。通過系統的技術體系積累和構建以及一系列深刻的自我創新和全線突破,徐工集團產品序列日漸完善。憑借全球最大的3600噸履帶式起重機和1000噸、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以及正在上線生產、有著“世界第一臂”的1600噸全地面起重機等一批具有產業標桿意義的大噸位產品,徐工集團代表中國起重機制造企業,正快速走向世界起重機產業的舞臺中心,成為全球起重機行業重要的參與者和變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