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徐工重型繼續推出了160噸、200噸全地面起重機,首次采用了6節單缸插銷伸縮臂、橢圓臂成形與基于計算機局域網的CAN總線控制技術。2005年到2006年之間,徐工重型發展勢頭不減,又相繼推出了240噸、300噸、400噸超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采用了門式超起技術、七橋多軸多模式轉向技術,吊臂增加到7節,創造了當時國內起重機六轎底盤最長臂長的記錄。
240噸全地面起重機的研發開始于2005年,當時國內外競爭對手,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同噸位車型都是6軸6節臂,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無需言明的規則,徐工重型是否要進行突破?循規蹈矩肯定不會出現問題,但若進行突破必然會有一定的難度和風險。
當時國內的施工項目多是石化企業的檢修項目,對臂長的要求相對較高,市場上常見的6節臂產品已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另一方面,為了把產品做到極致化,為以后更大噸位產品的研發提供指導和借鑒,徐工重型最終決定在240噸上進行突破,首次采用7節臂。
240噸研制成功后,成為國內首臺7節臂產品,在行業內引起巨大轟動!
同240噸一樣成為公眾焦點的還有它的“主創人員”。2006年3月份一個正常的工作日,240噸產品的主設計師一如往常一樣坐在辦公桌前研究圖紙。突然間接到了一向比較矜持的女朋友打來的電話,她在電話中興奮的說道:“我的爸爸媽媽和我說在電視上看到你了!”言語間流露出無盡的崇拜和自豪。這時,這位240噸產品的主設計師才突然間想起了前幾天電視臺對他進行的采訪。也正是因為這次報道,這通電話,當時電話兩頭的男女,如今早已結為伉儷。只到現在,小兩口回憶起這件事情還滿溢甜蜜“要知道,240噸可是我們的紅娘呢!”
除了在臂長上是一個突破之外,240噸的標志性意義還在于,正是從此開始,徐工重型攻克了單缸插銷銷孔鎖死問題。時至今日,徐工重型單缸插銷伸縮臂技術在可靠性上趨于成熟,伸縮成功率高達95%,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而國內同行業的伸縮成功率僅為50%。
240噸全地面起重機的研發開始于2005年,當時國內外競爭對手,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同噸位車型都是6軸6節臂,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無需言明的規則,徐工重型是否要進行突破?循規蹈矩肯定不會出現問題,但若進行突破必然會有一定的難度和風險。
當時國內的施工項目多是石化企業的檢修項目,對臂長的要求相對較高,市場上常見的6節臂產品已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另一方面,為了把產品做到極致化,為以后更大噸位產品的研發提供指導和借鑒,徐工重型最終決定在240噸上進行突破,首次采用7節臂。
240噸研制成功后,成為國內首臺7節臂產品,在行業內引起巨大轟動!
同240噸一樣成為公眾焦點的還有它的“主創人員”。2006年3月份一個正常的工作日,240噸產品的主設計師一如往常一樣坐在辦公桌前研究圖紙。突然間接到了一向比較矜持的女朋友打來的電話,她在電話中興奮的說道:“我的爸爸媽媽和我說在電視上看到你了!”言語間流露出無盡的崇拜和自豪。這時,這位240噸產品的主設計師才突然間想起了前幾天電視臺對他進行的采訪。也正是因為這次報道,這通電話,當時電話兩頭的男女,如今早已結為伉儷。只到現在,小兩口回憶起這件事情還滿溢甜蜜“要知道,240噸可是我們的紅娘呢!”
除了在臂長上是一個突破之外,240噸的標志性意義還在于,正是從此開始,徐工重型攻克了單缸插銷銷孔鎖死問題。時至今日,徐工重型單缸插銷伸縮臂技術在可靠性上趨于成熟,伸縮成功率高達95%,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而國內同行業的伸縮成功率僅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