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普查,西塞山區91家小冶金企業目前在用起重機有233臺(套),而多數不同程度“染病”,市特檢所曾兩次下文責令其限期整改,但至今尚沒有一家整改到位。大批“帶病”工作的起重機,給我市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工作帶來重大隱患。
近10年來,我市小冶金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因企業負責人安全意識普遍淡漠,其起重機未能按國家相關法規要求登記備案和定期檢測等,脫離于安全監管之外,導致安全隱患重重。
去年市質監局在西塞山區安監局及各村村委會的配合下,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其中53家企業的107臺起重設備進行了現場檢查與檢測,發現多數設備不符合國家有關起重機械使用管理的規定。市特檢所逐臺出具了《整改意見書》,其中要求涉及使用非冶金專用起重機吊運熔融金屬的5家企業共11臺設備立即停止使用,對普通起重機械要求在去年底前整改完畢。但至今止無一家企業整改到位,11臺違規起重機仍在違規作業。
目前整改工作陷入僵局。市質監局稱,該局對在2009年7月以前涉及違規制造、違規安裝改造維修、違規使用起重機械的企業不追究行政處罰,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負擔,同時協調設備制造廠家無償提供整改服務,確保整治到位。同時確定了最低特種檢驗檢測收費標準額度。但是,一方面是起重機“染病”企業在接到整改通知書后,以無法停產為由拒絕進行整改;另一部分企業則一直拒絕技術人員進場檢測。
近10年來,我市小冶金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因企業負責人安全意識普遍淡漠,其起重機未能按國家相關法規要求登記備案和定期檢測等,脫離于安全監管之外,導致安全隱患重重。
去年市質監局在西塞山區安監局及各村村委會的配合下,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其中53家企業的107臺起重設備進行了現場檢查與檢測,發現多數設備不符合國家有關起重機械使用管理的規定。市特檢所逐臺出具了《整改意見書》,其中要求涉及使用非冶金專用起重機吊運熔融金屬的5家企業共11臺設備立即停止使用,對普通起重機械要求在去年底前整改完畢。但至今止無一家企業整改到位,11臺違規起重機仍在違規作業。
目前整改工作陷入僵局。市質監局稱,該局對在2009年7月以前涉及違規制造、違規安裝改造維修、違規使用起重機械的企業不追究行政處罰,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負擔,同時協調設備制造廠家無償提供整改服務,確保整治到位。同時確定了最低特種檢驗檢測收費標準額度。但是,一方面是起重機“染病”企業在接到整改通知書后,以無法停產為由拒絕進行整改;另一部分企業則一直拒絕技術人員進場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