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已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陷入惡化,世界經濟進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沖擊之下,不少中國企業也遭逢困境,而更多的企業則奮起抗爭,努力探尋出路。
依靠品牌過冬天
小小的襪子里也有高科技嗎?浪莎襪業以自己的實踐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1995年創辦之初,浪莎襪業只有20多臺設備,今天這家企業已擁有上萬名員工,8000臺襪機,成為中國襪業的龍頭企業。
“公司剛成立時主打國內市場,只有來自日本、臺灣的少量訂單。中國入世后,來自歐美市場的訂單猛增。現在,我們的產品40%用于出口。2008年產品出口額為5700萬美元,今年預計可達8000萬美元,國際市場銷售量不降反增。”浪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榮金說。
他認為,除了資金充足、內銷渠道暢通等因素,優良的產品質量、核心技術與自主品牌是浪莎在金融危機面前能夠安然“過冬”的關鍵。
“當危機到來時,有品牌的大企業不僅能生存下來,而且會越來越好,而那些無力打品牌、搞研發的廠子最容易陷入困境。”翁榮金說。
浪莎襪業的產品展示廳從某種程度上可說是一個襪業發展博物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擺放新產品的展臺:高科技納米抗菌襪、竹纖維產品、珍珠纖維產品、亞麻襪、甲殼制纖維產品……不起眼的襪子里居然裹著大文章。
“以前的襪子質量不過關,走著走著腳踝部分就會往下滑。現在的新產品采用有機棉和植物染色,不僅穿著舒服而且綠色環保。企業的發展僅靠低成本、打價格戰是行不通的,消費者更看重的是質量和品牌。”翁榮金認為。
他介紹說,目前浪莎已從美、日、意等國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全電腦織襪設備3000臺套,平均每年投入2000萬元人民幣用于研發,對三分之一的產品進行更新換代。盡管全球爆發了金融危機,2009年浪莎仍斥資4億元人民幣引進設備。
“培養研發隊伍、打品牌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的研發是為明天儲備的。對企業來說,創新和專業化比金錢更重要。”翁榮金說。
“抱團”出海打市場
作為一家多年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江蘇開元國際集團有過自己的輝煌,在最新發布的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上名列第342位。不過,金融危機的到來也令開元國際感受到了壓力。
“外貿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危機的爆發導致國外訂單減少,國內原材料漲價,企業兩頭受擠,僅靠對外貿易單一業態難以實現利潤增長。”開元國際總經理包振興說。
為打開突破口,開元國際決定在尼日利亞投資建設家用電器生產和銷售中心,帶動出口增長。
“在海外搞實業,我們的優勢是熟悉國際市場,而弱項則是不了解生產。所以,我們采取了聯合國內家電生產企業組成戰略聯盟,‘抱團出海’共同創業的策略。”包振興介紹。
盡管爆發了金融危機,但開元國際在尼日利亞的空調銷量卻繼續保持增長,今年有望達到2萬臺。與此同時,冰箱、冰柜、電視機、飲水機等其他品種家電生產項目也在籌備啟動。
包振興認為,中國企業在“走出去”之前必須對目標市場進行謹慎、細致的調研。尼日利亞有1.4億人口,市場空間大。該國石油資源豐富,消費、支付能力強,而家用電器完全依賴進口。特別是當地在家電進口方面對整機和散件的關稅存在30個百分點的差額,為中國產品以散件方式出口,在當地組裝、銷售提供了商機。
“現在國內家電產能嚴重過剩、競爭呈現白熱化,一些空調企業的國內銷售毛利每臺甚至不足百元。實踐證明,充分利用國內不同主體的優勢共同走出去,由專業廠家負責生產,外貿公司負責企業管理和市場銷售,是一種成功的模式。”包振興認為。
他強調,中國企業在海外不僅要推銷商品,更要注重保持品牌和質量,特別是要把生產、銷售、服務等重要環節控制在自己手中。目前,開元國際已在尼日利亞建起了輻射全國的銷售、技術培訓和售后服務網絡。
“以前當地的空調銷售商連內、外機之間的連接管都不提供。中國企業到來后推出了免費送貨、一年保修、上門服務、新產品48小時內安裝到位、產品故障72小時內解決等多項服務,徹底改變了尼日利亞空調銷售的理念。”包振興說。
他介紹,開元國際計劃在尼日利亞建立中國工業園,吸引更多國內家電企業一起走出去,實現經營模式、方式的轉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誠信成為必修課
地處浙江中部的義烏被稱作是“一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自1982年開放小商品市場后,歷經擴建已建成擁有6.2萬個商位、20多萬從業人員的小商品城。聯合國、世界銀行和摩根斯坦利聯合發布的報告中稱,義烏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從某種角度來說,市場經濟是一種誠信經濟。因此,我們為進入市場經營的商戶設立了嚴格的準入機制。”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傅文韜說。
他介紹,每個申請入場的商戶,都必須提供從商資歷、納稅情況、特別是經營商品質量的資料。“其競爭激烈程度不亞于考大學”。出產、經營名優產品的廠家在商位面積等方面可得到多種優惠。
資料顯示,義烏商品出口到世界215個國家和地區,而常駐義烏的國外采購商也超過萬人。市中心大排檔上各種膚色的外商是夏天義烏一道獨特的夜景。
“義烏已建立了全天候的產品質量監督體系。當發生質量糾紛時通常會盡量維護采購商的利益,而那些出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商戶,輕則會受到警告,重則將被清除出場。”傅文韜說。
小商品城集團總經理助理賈軍花說,所有在市場內經營的商戶還必須輪流參加定期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誠信文明經商、產品質量、法律法規、知識產權、文明禮儀以及英、韓、阿、俄等外語知識。
令義烏人自豪的除了氣勢恢宏的小商品商貿城,還有從這里走向全球的義烏小商品分類標準。2008年11月,義烏編制實施了中國首個《小商品分類與代碼》行業標準。
“分類代碼相當于商品的身份證,對交易、運輸、商檢等各個環節都非常重要。現在的義烏不僅向世界輸出商品,而且還輸出貿易標準和規則,成為多種小商品價格的形成地。”賈軍花說。
信心更堅定
在金融危機面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所受到的沖擊程度各異,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也不盡相同:有的借勢擴張,有的依然舉步維艱;有的專守本業,有的力求轉行脫困……不過,在采訪中記者可以感受到的是:中國企業家和政府官員們思考的已不僅僅是如何“過冬”,而是怎樣為將來的收獲進行“春耕”。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金融危機對溫州絕對不是壞事。盡管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很不好看,卻逼迫著溫州進入了城市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型期。
蘇州紐威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說:最困難的時候最有機遇。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實現了制造大國的鋪墊,中國所形成的產業鏈配套體系任何國家都不可比擬。
江蘇省商務廳官員陳濤說,金融危機對江蘇不完全是沖擊,某種程度上也是機遇……
一年前,溫家寶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年會開幕式和企業家座談會上回答提問時指出,當金融和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貴重。一年后,中國人的信心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