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于2006年、與殼牌合作的神華寧夏煤制油項目已經證實被暫停。9月9日,殼牌與神華均對外宣稱已經暫停了寧夏煤制油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項目何時能開建暫時還沒有時間表。
對于項目暫停原因,殼牌與神華均對外宣稱是由于目前的油價影響到了項目的經濟性。而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對本報表示,這個項目本來就在國家發改委叫停之列。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為管控一度蜂擁而上的煤制油項目,下發了《關于加強煤制油項目管理有關問題通知》,明確指出除了對神華集團鄂爾多斯即將投產的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以及神華集團與南非沙索合作的寧夏寧東間接液化煤制油項目可繼續從事可行性研究外,一律停止實施其他煤制油項目。
據了解,神華鄂爾多斯直接煤制油項目目前仍未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今年7月該項目開始了第二次試車,將連續運行1000小時。而與沙索合作的間接煤制油項目將在今年年底完成可研性報告并報國家發改委審批。
盡管上述兩個項目都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但國家短時間內仍不可能放開煤制油政策。8月底,國家將煤化工列入產能過剩產業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侯世國公開表示:“將穩步做好煤制油示范工程,今后3年內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制油試點項目。”
這使得殼牌與神華在寧夏合作的間接煤制油項目開工更加遙遙無期。2006年,神華與殼牌雙方簽訂了這個計劃投資60億美元的項目,一旦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最大中外合資的煤制油項目,年產約350萬噸油品,原計劃3年完成基礎性研究。
除政策性因素外,也有消息指雙方的談判并不順利。神華寧煤集團煤炭化學工業分公司一負責人此前就指出,由于殼牌公司出價較高,雙方實際上在去年就已暫停談判。
但雙方9月9日的表態,均以項目經濟可行性為由來解釋項目暫停的原因。殼牌中國集團潔凈煤業務董事石曉麗表示,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后,發覺在現在的油價水平下考慮到項目的經濟性,目前還不能馬上開展這個項目,至于什么時候能夠開始,看市場的發展情況來決定。
而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吳秀章說,煤制油項目對油價的依賴性很強,同時跟項目所在地的煤質情況、市場煤價情況都有關系。
不過吳秀章同時表示:“在現在的煤價水平下,如果國際油價維持在65到70美元一桶,按既有的設計條件運轉下來,直接液化項目能夠盈利,至少不會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