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的2009中國企業500強日前在杭州揭曉,中石化以逾1.46萬億元的營業收入名列榜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公司分別以逾1.27萬億元和逾1.14萬億元的營業收入緊隨其后。
數據顯示,2009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從2008年的93.1億元上升為105.4億元,提高了近13個百分點。另外2009中國企業500強凈利潤首度超過美國企業500強,與世界500強的差距也進一步縮小。2009中國企業500強凈利潤折合成美元為1706億美元,凈利潤高出美國500強企業700多億美元。
面對以上發布的數據,中國企業500強似乎應該為新一年的成績排名欣喜自豪,然而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為中國500強企業代表潑了一盆冷水。 “客觀地說,今天評的500強,實際上還是500大,企業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強而不大,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但不至于垮;大而不強,遲早要垮,而且垮的影響也許會更大。”
李榮融的講話是有依據的。
首先、目前我國多數大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企業風險控制能力還比較低,屬于典型的速度經濟型企業。在去年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我國部分行業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的局面,例如民航業有6家企業進入500強,卻僅有兩家企業盈利,行業虧損達145億元;電力企業有10家企業入圍,但是前五大發電企業全部虧損,行業虧損額達到240億元。因此說2009中國企業500強還是500大。
其次、數據顯示上榜企業在規模繼續擴張的同時,增長勢頭有所放緩,利潤出現明顯下滑。據統計,中國企業500強資產同比提高 19.2%,增速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但是營業收入同比提高19.7%,增速放慢了5.3個百分點,而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13.23%,增速陡降 87.43個百分點。收入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也分別比上年降低了1.7個百分點和3.28個百分點。2009中國企業500強凈利潤首度超過美國企業 500強,并不能說明中國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有了實質性的提高,而是金融危機時期,中國企業的政策環境、國內市場環境都比較好。
第三、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也反映出我國經濟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又回到了重化工業的軌道上。2009中國企業500強共分布在75個行業中,但是無論從企業數量,還是營業收入來分析,黑色冶金及壓延加工業等傳統行業占較大比重,顯示出明顯的“重化工”特征。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曾多次強調2009年下半年工信部的工作重點是調整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中國企業500強的數據來看,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很艱巨。
工程機械行業企業入圍2009中國企業500強
細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在本次榜單的排名,徐工以營業收入408.13億元排名第151位,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242.86億元排名第236位,廣西玉柴營業收入209.88億元排名第265位,三一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209.36億元排名第266位,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128.93排名第416位,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115.73億元排名第464位,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107.60億元排名第489位。
企業名稱 | 2009 | 2008 | ||
排名 | 收入(單位:萬元) | 排名 | 收入(單位:萬元) | |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 151 | 4081302 | 168 | 3080116 |
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236 | 2428556 | 315 | 1469571 |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 | 266 | 2093618 | 347 | 1350247 |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 | 416 | 1289263 | 493 | 946300 |
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464 | 1157308 | ||
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 265 | 2098819 | 257 | 1835906 |
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 489 | 1076000 |
從以上的排名表中可以看出,工程機械行業企業,除廣西玉柴有小幅度下滑之外,其他企業排名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判斷一個行業的發展是否是真正的強大,跨行業的對比顯然不具可比性。需要將這些企業置于行業發展之中、置身于全球進行分析判斷。
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大而不強
我國是工程機械需求大國,巨大的工程機械市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眾多國外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或投資或合作等各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即使是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卡特彼勒等跨國企業在海外其他市場收縮戰線,對中國市場卻依舊是信心十足。
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突飛猛進,我國亦是工程機械的生產大國。2008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790億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25%;出口額達134億美元,同比增長56%;25種主要機械的銷量達到85萬臺,14種常用機型保有量達到290萬臺,行業規模達到了世界第三位。
但2008年,挖掘機世界總銷量為45萬臺,我國企業銷量為2萬余臺,僅有5.9%,銷售額占比不到4%;裝載機總銷量為25萬臺,我國企業銷量為16萬臺,占全球銷量的2/3還多,但利潤額卻少于另外的1/3產品。
由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是大而不強。從近期發布的2008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的營業額及利潤對比中,更能夠切實的感受到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與全球巨頭的差距。
2009全球工程機械50強排行榜之中國企業
企業名稱 |
銷售額 | 排名 |
徐工集團 |
32.28億美元 | 15 |
三一集團 | 23.52億美元 | 18 |
中聯重科 | 19.86億美元 | 20 |
柳工集團 | 13.59億美元 | 25 |
龍工 | 9.01億美元 | 35 |
廈工機械 | 8.63億美元 | 36 |
山推股份 | 8.59億美元 | 37 |
國機集團 | 5.85億美元 | 46 |
數據來源:《CCM》2009全球工程機械50強排行榜
在2009全球工程機械50強排行榜中,國內行業龍頭企業徐工集團以32.28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5位,與全球第一的美國卡特彼勒全年銷售額318.04億美元相距甚遠。2008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平均銷售規模為32.41億美元,我國8家入圍企業銷售額均在平均線以下。核心配套件受制于人、尚未掌握核心技術無法占領高端市場、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等都是制約工程機械行業由大變強的關鍵因素。
金融危機 工程機械企業欲借機謀變身
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外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遠比國內企業嚴重,據CCM統計數據顯示,2009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中,前4位的卡特彼勒、小松、特雷克斯、日立建機利潤率均呈現負增長,分別為-4.06%、-5.17%、 -6.48%、-5.18%;而入圍全球50強的中國企業利潤率僅徐工集團利潤率小幅上升、三一集團下滑幅度較大,其他幾家企業利潤率下滑幅度均較小。鑒于當前的市場情況,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市場的穩定為中國企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未來三到五年時間內,將是中國企業發展的機遇期。
國內企業更是看到了這樣難得的市場機遇,紛紛設立了進軍千億級的戰略目標,并在金融危機時期實施積極的發展策略。徐工集團的戰略目標是到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進入工程機械跨國公司前10名;到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進入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前5名。柳工計劃到2012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進入全球行業前15名;到2020年,進入全球行業前5名,海外銷售收入占比三分之一。
我們相信,數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發展的決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