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用智能科技“創新”世界的山河
1999年8月,長沙山河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應運而生。在經歷農民、工人、教授等系列角色的轉換之后,53歲的公司創立人何清華把自己轉換成了一個企業管理者。
“學問無國界”,作為學者的何清華,在創業之初就把自己置身于國際化的舞臺中。2001年,我國加入WTO后,山河智能也逐步走向 世界。2002年,山河智能把眼光瞄向了世界市場,國際貿易開始探索起步,2004年國際出口業務不到50萬美元,2005年山河智能小型挖掘機以 SUNWARD品牌開始批量以歐洲為主的國際市場,當年實現了出口800萬美元,較2004年增長了15倍,而這一年,距離山河智能成立短短六年時間,山 河智能已躋身為中國最具競爭力高新技術100強企業,《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100榜,成為赫赫有名的長沙工程機械“四小龍”之一,年產值超過4.5億元。
“要想在國際產業鏈中擺脫低端加工者的地位,企業就必須擁有相當的自主創新實力。”何清華有理由自信,“山河智能就是依靠自主創新起家的,公司產學研一體化的平臺,肯定能為公司國際化戰略提供良好的支撐。”
市場見證了何清華的睿智。2007年,山河智能的出口額便一躍到了4300多萬美元。
國際合作方面,由于山河智能具有良好的技術對接平臺,具有承接國外產業轉移的能力,已有很多國家的廠商愿意與其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現在山河智能已有多個國際合作項目正在共同研發中。山河智能更吸引著有實力的代理商加盟合作,并得到了國外代理商很多很重要的反饋信息,山河智能的創新體系以極高的效率進行著產品完善和新產品開發。
山河智能的產品在市場上受歡迎和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山河智能得到了高品質零部件的供應。在國內外有數百家有實力的供應商與山河智能配套,其中有許多是世界一流品牌的供應商,與山河智能組成戰略合作伙伴。同時山河智能以積極的姿態進入全球化的產業鏈,與世界一流的配套商在同一平臺、高層次的合作、交流,在技術上互動,建設成了具有山河特色的供應鏈。
現在,標有“SUNWARD”商標的產品已出口到歐、美、亞、澳、非等5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內同時具備“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整機出口發達國家”三個特點的少數企業之一。
何清華和他的公司用智能科技“創新”了世界的山河!
啟示一 來源于生產實踐的自主創新,是進軍國際市場的靈魂和基石
有著農民、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