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西藏特種設備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給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主要原因為:一是安全責任主體落實問題仍然突出。西藏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中個體經營單位占90%以上,部分經營者“重利益、輕安全”的思想仍然存在,設備超期使用是事故隱患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非法安裝、維修、使用現象仍屢禁不止,擾亂了市場秩序,造成了大量的安全隱患。三是特種設備無證上崗現象仍然存在。不固定的用工形式造成作業人員流動性大,造成一定程度上存在無證上崗、違規作業的問題。四是特種設備量大面廣,與現有監管、檢驗力量不足的矛盾進一步凸顯,給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帶來較大壓力。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西藏質監部門在“質量和安全年”活動中,通過六大舉措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
進一步抓好特種設備安全宣傳工作。以貫徹落實國務院新修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493號令)為契機,緊密結合安全生產月、質量月、特種設備安全知識進校園、進社區和節假日宣傳等活動為載體,與各大新聞媒體大力協作,開展形式多樣、通俗易懂、活潑生動的宣傳活動,大力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和使用的法律知識和安全常識,切實提高社會公眾的特種設備法制意識、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理能力。
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安全責任。逐步建立符合西藏實際,能夠大力推進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監管新機制。通過構建“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監督抽查體系”、“特種設備人員培訓體系”、“特種設備事故調查制度”,加強對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監督管理,督促其合理增加安全投入,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度、人員培訓制度,切實保障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和使用。
進一步深化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一是強化專項整治,落實巡查制度。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起重機械安裝、使用、氣瓶定期檢驗等環節存在的問題,聯合相關部門制訂專項整治方案,加強排查整治,落實定期巡查制度,逐步消除隱患,規范市場。二是突出監管重點,降低事故率。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評價體系,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登記建檔、重點監管工作,定期、不定期進行巡查,及時發現排除安全隱患,降低事故發生概率。三是監督、跟蹤已發現事故隱患的單位,督促整改到位,逐步建立企業主動排查和隱患消除的日常工作制度,對監督檢查、檢驗上報、群眾舉報等途徑發現的事故隱患實施“閉環管理”,確保事故隱患“發現一起,消除一起”。
進一步加大薄弱環節的執法整治力度。嚴厲打擊非法制造、非法安裝、非法維修保養、非法使用特種設備的違法行為。尤其加強對易發生事故的重點場所和電梯、起重機械、鍋爐、氣瓶等特種設備的督察工作。針對西藏存在的氣瓶超期使用致漏氣、起重機械非法制造安裝等現象,聯合相關部門進行液化石油氣市場、起重機械安裝市場重點整治,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
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管有效性。一是加強對特種設備監督管理人員的監督考核工作。結合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和西藏實際,研究制定了《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員管理辦法》,對從事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人員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提高監管工作的整體效能。二是逐步研究制定適應高海拔地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檢驗需要的相關技術規范、標準,如《西藏自治區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管理辦法(試行)》,推動西藏特種設備監管、檢驗工作步入科學化、規范化軌道。三是在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中全面開展“崗位大練兵”活動,實施定崗定責,提高監察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進一步完善特種設備動態監管體系。緊緊依托質監系統“金質工程”建設,構建西藏自治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動態管理平臺,不斷完善特種設備信息數據庫,提高信息數據質量,對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制造、使用、定期檢驗等各項工作進行動態跟蹤管理,逐步實現安全監察工作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