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主辦的能源裝備行業技術改造工作座談會在西安召開。全國主要能源裝備企業和一些省市的發改委、經委參加了此次會議。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在會上發表講話。
能源裝備是能源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對金融危機的今天,促進能源裝備企業的升級改造成為追趕世界能源裝備先進水平的當務之急。日前,由國家能源局在西安舉辦的能源裝備行業技術改造工作座談會上,在座的能源裝備企業負責人達成共識,認為應對金融危機,緊跟國家產業政策是能源裝備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首要課題。本版特別對這些能源裝備業的技改典型進行專題報道,以期對能源裝備業的下一步技改工作提供借鑒。
日前,由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主辦的能源裝備行業技術改造工作座談會在西安召開。全國主要能源裝備企業和一些省市的發改委、經委參加了此次會議。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在會上發表講話。
能源裝備是能源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冶在會上多次強調能源裝備是能源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沒有能源裝備業這些年的發展,就沒有能源工業的今天”。
過去十年,我們國家一直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資金投入、實施技術改造,現在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近幾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達25%,遠遠高于GDP的增速,也高于制造業的增速。以發電設備為例,2001年發電設備產量1300萬千瓦,2008年超過了1億3000萬千瓦,7年時間增長了10倍。
李冶告訴記者:“我們在主要能源裝備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核電領域,國家、地方政府和企業投入大量資金,打造核電裝備研發和制造基地。以“三大動力”和“三大重機”為代表的裝備制造企業,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累計投入200億-300億元,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核電主裝備制造基地。我國已經成為繼歐洲、日本之外的為數不多的能夠成套提供百萬千瓦核電設備的國家;在常規電力領域,通過三批大型燃機打捆招標,引進了國外大型燃機制造技術,產品國產化率逐步提高,結束了我國不能制造大型燃機的歷史。大型水電機組設計制造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以三大電站集團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走出國門,在國外市場頻頻中標”。
能源裝備制造業升級改造是國家能源局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