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暨廈門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臺交會”)歷時四天,于2009年4月11日成功降下帷幕。
在兩岸各界和機電企業的積極參與下,本屆臺交會盛況空前,展覽規模和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規模更加宏大,內容更加豐富,成效更加顯著,主要呈現以下五大特點:
一、兩岸業界高度關注,專業客商大幅增加,臺交會成為兩岸攜手應對危機、共拓國際市場的有效平臺。
本屆臺交會正逢特殊時期,既面臨著海峽兩岸關系良好發展勢頭的機遇,又面臨著國際金融危機蔓延所帶來的挑戰。兩岸機電業界繼續看好臺交會平臺所蘊藏的巨大商機,參加本屆臺交會的境內外專業客商數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截至4月11日12:00,本屆臺交會共吸引了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31844名專業客商參會,比上屆增加7079人,其中境外客商5038人。臺灣仍是本屆臺交會境外客商來源最多的地區,參會臺商達2563人,占境外客商數50.87%。境外客商來源較多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有:香港、美國、日本、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德國等。專業客商的大幅增加,充分體現了臺交會的吸引力和品牌效應更為凸顯,也說明了兩岸機電企業對市場充滿了信心。
本屆臺交會也得到了境外專業商協會的熱情關注和積極參與。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臺北世貿中心、臺灣中華資訊軟體協會、臺灣區照明輸出同業公會、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臺中世貿中心、臺北市電子商務協會、馬中經濟貿易總商會、新加坡廈門公會、泰國商務部代表團、菲華聯誼總會、美國福建商會、西澳福建同鄉會、澳中經濟促進會、臺北世貿中心等60多個境外專業商協會組團參會。福建省經貿委與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還專門組織了3000個專業客商參會,福建省僑辦、廈門市僑辦還組織了250多位海外僑商進館洽談。
展會期間,供需雙方現場洽談活躍,供銷兩旺,展會實效大大超過預期,大部分參展企業獲得了訂單。如:臺灣弘荃機械公司銷售金額為1500萬元人民幣,銘鑫焊接現場銷售超過600萬元人民幣,比利時哈科機械和日本沙迪克現場銷售額達400多萬元人民幣。首次舉辦的工程機械展也獲得了良好的參展效益,現場銷售額約2億元人民幣,其中,福建融信租賃與晉工機械簽訂銷售協議1億元人民幣,橋箱機械與阿聯酋客商現場達成采購協議,金額為100多萬美元,節能照明展銷售成交額達1000萬美元。
二、展覽規模進一步擴大,展覽內容更加豐富,展品科技含量不斷提升。
本屆臺交會展覽質量和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兩岸企業參展熱情不減,共有800多家境內外企業參展,其中,臺灣企業共有212家,設置了508個展位。相比于往屆,本屆臺交會展覽具有以下新亮點:
一是展覽規模進一步擴大,創歷屆之最。本屆臺交會展覽面積達5萬平方米,比上屆增加20%,展位數達1970個,再創歷史新高。臺交會的“逆勢暖流”和展覽規模的穩健增長,充分體現了臺交會強大的生命力和品牌魅力。老展商對臺交會仍情有獨鐘,連續參展比例達七成。眾多企業連續多屆參展,說明臺交會的參展效益受到了大部分展商的一致肯定,臺交會的良性發展勢頭繼續保持。
二是展覽內容進一步豐富,工程機械異軍突起。首次與臺交會同期同館舉辦的“2009中國(廈門)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成為本屆臺交會的一大亮點。該展會展覽規模近500個展位,展覽面積達10000㎡,廈工、晉工、龍工、中駿、南方路機、日本住友、韓國現代等龍頭企業參展,其中,廈工集團參展面積超1000平方米,成為本屆展會參展規模最大的企業,韓國現代以512平方米的參展面積位居第二,龍工、晉工等的參展面積也超350平方米。多家名企的參展,展現了先進制造業強勁的發展勢頭。機床注塑機械占據展館的半壁江山,仍是第一大類展品。此外,本屆臺交會同期舉辦的“2009中國(廈門)節能照明展覽會”吸引了150多家企業參展。首次與臺交會同期舉辦的“海峽兩岸電子商務展”也成為與會客商關注的亮點。臺交會成為了兩岸業界交流合作、優勢互補、走向全球的展示平臺。